[实用新型]燃煤设备余热利用及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9812.9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0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胡子刚;胡纯;胡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H1/00 | 分类号: | F24H1/00;F24H9/00;F23J11/00;B01D50/00;B01D36/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设备 余热 利用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煤设备余热利用及除尘装置。
现有很多企业、工厂(如燃煤锅炉厂等)每天通过烟囱将大量烟尘废气直接排入大气,这些烟囱一般没有相应的除尘净化装置,其在污染空气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给人们带来很多的疾病,比如呼吸道疾病,肺病等等。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接与燃煤设备的排烟孔相连的燃煤设备余热利用及除尘装置,其无需传统的烟囱,降低了造价,同时可有效去除废气中粉尘颗粒且环保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煤设备余热利用及除尘装置,包括与燃煤设备的排烟孔相连的烟管、设置在烟管外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设置在烟管出口部的风机、与风机出口连通的除尘装置、以及与除尘装置的排污口相连的烟灰浆浓缩装置。
上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具体结构为:所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设置在烟管前半部分外的第一水箱及设置在烟管后半部分外的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设有用于将第二水箱上部热水导入第一水箱的导流管,所述第一水箱的上部设有出水导管,该出水导管上设有第一出水阀,所述第二水箱的底部设有进水导管,该进水导管上设有第一进水阀。该出水导管可连接工厂燃烧时所用的加热锅炉,以便第一水箱内产生的热水能充分利用,当然也可将该热水用于其他用途。这样的设计,充分利用了烟管内烟尘废气的余热,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贴设在一起的,该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外套设有保温罩,以便防止水箱内的水过快冷却。
所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燃煤设备的废气通过烟管时,第一水箱内的水先吸收其大量的热量并被加热成热水,而第二水箱内的水利用烟管内废气的余热变成温水,由于较热的水会浮在第二水箱的上部,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导流管将第二水箱上部较热的水导入第一水箱,以便第一水箱弥补出水导管因导出水后箱内水的不足,而第二水箱则可通过底部的第一进水阀来补充进水。
上述烟管的具体结构为:为了使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更好的利用烟管内废气的热量,所述烟管包括迂回排列的管体,所述管体底部的各曲折部之间连通有烟灰通道,烟灰通道的两侧端口分别设有通烟灰门,该烟灰通道于管体底部相邻的两曲折部之间分别隔设有可打开的中间门。该烟灰通道、烟灰门及中间门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清理烟管内沉积的烟灰。
上述除尘装置的具体结构为: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离心筒,离心筒上设有与所述风机出口相连的第一进风管,所述的离心筒内有一粗滤网筒,在所述粗滤网筒内还设有一内盛有水的储水桶,所述离心筒顶部固定有伸入储水桶内的出风管,所述储水桶上端设有第二进风口且安装有第二进风管,所述第二进风管向下延伸到储水桶的水面以下,所述第二进风管于水面以下的延伸部分的管壁上开有若干出气孔,所述储水桶于所述第二进风管水面以下延伸部分的上方设有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过滤材料层及第二过滤材料层,所述储水桶底部设有排浆机构,该排浆机构包括伸出离心筒的排浆管、位于排浆管内的螺旋绞龙、带动螺旋绞龙转动的传动链轮及驱动传动链轮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排浆管的排污口通过排污管将湿烟灰浆传送到烟灰浆浓缩装置。
上述除尘装置的具体结构为: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离心筒,离心筒上设有与所述风机出口相连的第一进风管,所述的离心筒内有一粗滤网筒,在所述粗滤网筒内还设有一内盛有水的储水桶,所述离心筒顶部固定有伸入储水桶内的出风管,所述储水桶上端设有第二进风口且安装有第二进风管,所述第二进风管向下延伸到储水桶的水面以下,所述第二进风管于水面以下的延伸部分的管壁上开有若干出气孔,所述储水桶于所述第二进风管水面以下延伸部分的上方设有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过滤材料层及第二过滤材料层,所述储水桶底部设有排浆机构,该排浆机构包括伸出离心筒的排浆管、位于排浆管内的螺旋绞龙、带动螺旋绞龙转动的传动链轮及驱动传动链轮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排浆管的排污口通过排污管将湿烟灰浆传送到烟灰浆浓缩装置。
为了便于离心筒内干灰尘的清理,所述离心筒的底部呈漏斗状,漏斗底设置有落灰口,落灰口外设置有集灰盒。为了增加排风面积,所述的出风管的末端优选为喇叭口状。
为了使得第一过滤材料层及第二过滤材料层所吸附的粉尘重新落入水中,所述储水桶内设有喷淋装置,该喷淋装置包括分别设于第一过滤材料层上方及第一过滤材料层与第二过滤材料层之间的喷淋管、设置在喷淋管上的若干个喷头、与上述两喷淋管连通且伸出储水桶及离心筒的水管,所述水管通过水泵连接进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98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