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亮光耐磨模压强化木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9782.1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3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挺;柯建生;江淦钧;陈建中;张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易福诺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04 | 分类号: | E04F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358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亮光 耐磨 模压 强化 木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亮光耐磨模压强化木地板,属于高亮光耐磨模压强化木地板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实木地板是由天然木材经烘干、加工、上漆后形成的地面铺装材料,由于实木地板的原材料稀缺,而强化木质地板模仿实木地板的花纹、质感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故目前强化木质地板已经占据了地板市场的较大份额。
实木地板经油漆后产生的光泽尤显高档,目前市面上也出现高光泽的强化木质地板,由于强化木质地板的一大优势是耐磨,而耐磨层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强化木质地板的表面光泽,现有的强化木质地板的耐磨层一般采用液体的耐磨层覆盖在装饰木纹层上,光泽和耐磨有了保障,但在生产过程中表面的耐磨材料对热压的模具产生了较大的损耗,需要频繁的对热压模具进行更换和翻新,使得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大幅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降低生产成本,且能提高生产效率的高亮光耐磨模压强化木地板。本发明的强化木质地板在高亮光的油漆感和模压的立体感上更接近实木地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高亮光耐磨模压强化木地板,包括有耐磨层、装饰木纹层、密度板基材层、平衡层,其中密度板基材层置于平衡层的顶面,装饰木纹层置于密度板基材层的顶面,耐磨层置于装饰木纹层的顶面,且耐磨层、装饰木纹层、密度板基材层、平衡层组胚后通过模具热压而复合在一起。
上述耐磨层是顶面及底面都固有三氧化二铝耐磨材料的透明纸。
上述三氧化二铝耐磨材料通过涂布或喷砂固有在透明纸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包括有耐磨层、装饰木纹层、密度板基材层、平衡层的结构,且耐磨层、装饰木纹层、密度板基材层、平衡层组胚后通过模具热压而复合在一起。其中耐磨层是顶面及底面都固有三氧化二铝耐磨材料的透明纸。实际操作时,可以调整耐磨层的顶面及底面的三氧化二铝的厚度,使耐磨层的顶面的三氧化二铝的厚度薄一些,底面的三氧化二铝的厚度厚一些,这样既能保证地板的耐磨效果,也能减少压贴时对模具的损耗。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高亮光耐磨模压强化木地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亮光耐磨模压强化木地板,包括有耐磨层1、装饰木纹层2、密度板基材层3、平衡层4,其中密度板基材层3置于平衡层4的顶面,装饰木纹层2置于密度板基材层3的顶面,耐磨层1置于装饰木纹层2的顶面,且耐磨层1、装饰木纹层2、密度板基材层3、平衡层4组胚后通过模具热压而复合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上述耐磨层1是顶面及底面都固有三氧化二铝耐磨材料的透明纸。实际操作时,可以调整耐磨层1的顶面及底面的三氧化二铝的厚度,使耐磨层1的顶面的三氧化二铝的厚度薄一些,底面的三氧化二铝的厚度厚一些,这样既能保证地板的耐磨效果,也能减少压贴时对模具的损耗。
本实施例中,上述三氧化二铝耐磨材料通过涂布或喷砂固有在透明纸上。
本实施例中,上述装饰木纹层2是印刷木纹后经过浸渍的装饰纸层。
本实施例中,上述密度板基材层3是木质纤维板层。
本实施例中,上述平衡层4是经过浸渍后的牛皮纸层。
本实用新型的地板表面为高亮光处理,同时四周呈圆弧形,拼接后在接缝处可形成凹槽,不仅易于打理,且富有美感。此外,由于使用了一种高亮光耐磨纸层,其单一花色的色泽差异和清晰度差异减少,适合批量生产混批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压制时,四种材料按照图1的顺序进行组胚后,使用一种带有沟槽的钢制模具进行热压,热压时,以24Mpa~26Mpa的压力,165℃~190℃的温度下压贴,并保压30s~40s,即可将四种材料组合成一张强化贴面板,经过冷却、开料、养生、加工槽榫、检验,最后包装成成品的一种高亮光模压地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易福诺木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易福诺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97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