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流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9697.5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3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曾其强;胡胤东;施红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其强;张启瑜;潘景业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引流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引流的目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影响伤口愈合,通过设置引流管的方式实现。
引流管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保持引流管的管道通畅,避免受压、扭曲或折转成角,影响引流。
(2)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移位、脱出。
(3)注意保持引流管与伤口或粘膜接触部位的洁净,以防感染。
为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102813992A公开了一种“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申请号:201310339020.2),该方案利用支撑和固定引流管的引流管固定组件和体表固定组件相连并可打开和锁合的翻盖式构造,配合一体化置管口及旋紧环的设计,实现容易置入引流管,避免压迫伤口外周肌体,防止引流管折曲缠绕,并可随时观察伤口和实施护理。但是上述方案,结构比较复杂,主要体现在:
(1)采用螺纹锁紧的方式固定引流管;
(2)中空管为两半体结构,并采用翻盖式结构实现打开上半管观察或护理伤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引流管固定装置结构比较复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U形底座、支架、索紧管和索紧绳,所述U形底座的底面上设有用于粘贴在患者身体上的医用胶布,顶面三条边上分别设有限位销;所述支架的顶面中心处设有一个用于穿装引流管的弯头,侧表面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销相适配的开口槽;所述索紧管的一端插装固定在所述弯头的自由端,另一端沿轴向均布设有多个条状开口,相邻的两个条状开口之间形成固定爪;所述索紧绳环绕所述固定爪设置,所述索紧绳在外力的作用下束紧,使所述固定爪夹紧穿装在所述索紧管内的引流管。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架的底面上设有吸水垫,且所述吸水垫与所述弯头的下端开口相对处开有通孔或十字形缝隙。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爪的外表面上设有限位环,所述索紧绳依次穿过每一个所述限位环后,两个自由端再经弹簧索扣穿出。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索紧绳的两个自由端经所述弹簧索扣穿出后固定形成环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销的顶端设有凸台。
本实用新型,一个特点是采用插销的方式将支架固定在U形底座上,可以方便地拆卸支架观察伤口和实施护理;另外,采用环绕设置的索紧绳束紧索紧管以固定引流管,通过上述两种方式非常简单地实现了引流管的固定,可随时观察伤口和实施护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U形底座2、支架3、索紧管4和索紧绳5。
U形底座2为一种类似于门框式的结构,由塑料制成,其开口处便于安装引流管。U形底座2的底面上设有用于粘贴在患者身体上的医用胶布1,顶面三条边上分别设有限位销6。
支架3为塑料材质,由平板31和弯头32组成,底面上固定设有一层吸水垫33,吸水垫33由疏水的表层医用隔离膜和亲水的内芯层上下贴合组成为长方形,并长于平板31,增加了吸水的面积,能够有效的保证引流伤口的干燥。
弯头32固定设置在平板31的顶面中心处,平板31上与弯头32的下端开口相对处设有相应的通孔,且吸水垫33与弯头32的下端开口相对处开有通孔或十字形缝隙,以方便套入引流管。弯头32具有一定的强度,因此,其中的引流管不会受压变形,从而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平板31的侧表面上设有与限位销6相适配的开口槽34。限位销6的材质为硬度在60度以下的塑料,且顶端设有凸台61,本实施例中,凸台61呈球形,具有整体美观性。使用时,首先拨动限位销6的顶端,使其向外倾斜,并对准放入支架3上的开口槽34内,松开限位销6的顶端后,限位销6复位,从而将支架3卡装固定在底座2上。
索紧管4的一端插装固定在弯头32的自由端,另一端沿轴向均布设有多个条状开口,相邻的两个条状开口之间形成固定爪41。
索紧绳5环绕索紧管4的固定爪41设置,索紧绳5在外力的作用下束紧固定爪41,从而夹紧穿装在索紧管4内的引流管。
索紧绳5可以采用系结的方式束紧索紧管4,为了使用方便,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案,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其强;张启瑜;潘景业,未经曾其强;张启瑜;潘景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96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华绒螯蟹蟹苗的室内控温养殖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粒植物种子发芽检验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