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89688.6 | 申请日: | 2013-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3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法荣;张福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法荣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管,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式,通常在每一次输液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多次的药物瓶更换,有时更换不及时,就会造成回血甚至输入空气,影响输液者的身体健康,当病患较多的时候,医护人员就会非常忙碌,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管,可同时接插多瓶输液瓶,并在一种药物输完后自动进行下一种药物的输液,无需医护人员进行更换。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法是:一种输液管,包括主管体,主管体一端连接插口,另一端连接针管,主管体中央设有储液管,所述针管上方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储液管上方设有一进气管,所述插口与储液管之间的主管体上连接有若干支管体,所述若干根支管体从上至下依次排布,所述支管体与主管体的连接处设有一薄膜,薄膜直径大于支管体直径。
所述进气管位于支管体下方。
其有益效果是:不同高度的若干根支管体可分别连接多个药物瓶,当主管体顶部的药物瓶输完后,最上方的支管体所连接的药物瓶内的液体流出冲开薄膜进入主管体继续对输液者进行输液,无需医护人员进行药物瓶更换,使用方便,大大减小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防止更换不及时造成对病患健康的损害。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输液管,包括主管体1,主管体1为药物流经的主管道,主管体1一端连接插口2,用以插入药物瓶口,另一端设有针管3,用以刺穿静脉,主管体1中央设有储液管5存储液体,针管3上方设有流量调节阀4,用以调节输液速度。储液管5上方设有进气管6,用以保持管体内外气压平衡。在插口2与进气管6之间的主管体1上连接有若干跟支管体7,每根支管体7从上至下依次排布,支管体7与主管体1连接处设有一直径大于支管体7的薄膜8,每根支管体7均可连接一药物瓶。当主管体1顶部的药物瓶内由液体流入主管体1时,支管体7内的液体无法冲开薄膜,当最上方的药物瓶内液体流完后,主管体1内没有液体,支管体7就可冲开薄膜,继续向主管体1内输入液体,这样就可以实现不同高度的药物瓶自动依次进入主管体1,无需医护人员进行药物瓶的更换,待所有药物输完后拔出针管3即可,大大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法荣,未经刘法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96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磁互补型整体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油水分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