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附型生态护坡砌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9336.0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6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平;唐春燕;赵坤;王莹;滑磊;郝文彬;杜薇;陈平;王静雨;万榆;邱利;薛偲琦;卫朴;栾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14 | 分类号: | E02B3/14;A01G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210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生态 护坡 砌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坡砌块,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吸附性可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砌块。
目前,为防止雨水、洪水冲刷而导致的河道护岸水土流失,在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利工程的边坡上采取人工防护措施,最初的防护措施是在边坡上自然堆砌石块,以减少雨水对岸坡的冲刷,但这种措施的强度不够,稳定性差,由于其基础长期在水中浸泡或遇到暴雨洪水时,往往被破坏,为克服这种问题,后来出现了边坡硬化的工程措施,在河道,湖泊,水库等水体边坡上采取混凝土硬化的措施,混凝土硬化解决了边坡稳定性不高的问题,但隔离了水体生态和陆地生态的联系,使河道水环境孤立,增加了河道生态失衡的概率,也降低了岸坡的景观效果,对于出现的这种问题,目前常见的防护措施是在岸坡上铺设砌块进行硬化,同时在砌块上栽培植物,这种措施既满足了河道对护岸强度的要求,同时护坡上种植的植物构成了河道水体与陆地的生物通道,加强了河道与陆地环境的生态联系,植物又增强了护岸的景观效果,这种措施目前在城市段河道的边坡防护中最为常见,但这种护岸砌块在实施中有一种缺陷,城市面源污染物被雨水携带大量进入河道水体,造成河道水质由面源引起的污染在城市段往往比非城市段严重,这种砌块对岸坡上的污染物随雨水进入水体的消除效果甚微。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吸附随雨水流入水体的岸上污染物的生态护坡砌块,进而减少陆上污染物对河道水体的污染。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吸附型生态护坡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孔透水材料构成的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的底面沿其宽度方向呈坡面结构,其上表面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上表面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与凸块之间的间隔空间填充有活性炭,所述第二凹槽内填充有植物生长基质。
进一步地,所述砌块本体的上表面和凸块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与凸块之间的间隔空间呈环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与砌块本体的底面之间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面积和数量根据所述砌块本体的大小确定,所述通孔不宜过大,优选全部孔洞面积为整个砌块本体的底面面积的五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砌块本体的底部沿其坡度方向设有使其能够稳固的堆砌在岸坡上,防止其沿岸坡下滑的锯齿状突起,所述锯齿状突起的长度与砌块本体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壁厚与第二凹槽的壁厚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壁厚与第二凹槽的壁厚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砌块本体的上表面覆盖有棉麻织网或草栅。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槽包括沿砌块本体长度方向的前凹槽与后凹槽和沿宽度方向的左凹槽与右凹槽,所述前凹槽与后凹槽的槽底为水平结构,所述左凹槽与右凹槽的槽底为坡形,坡度与砌块本体的底面坡度相同,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也为坡形,坡度与砌块本体的底面坡度相同,其靠近前凹槽一侧的深度与前凹槽的深度相同,靠近后凹槽一侧的深度与后凹槽的深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砌筑在河道、湖泊、水库等水体边坡等场所,尤其适用于城市段河道;环形槽内填充吸附性活性炭,可以大量吸附岸坡上随雨水进入河道的污染物,目前水体污染大多有外源污染引起,该砌块可以减少陆地污染物进入水体污染水质,以达到保护水体减少污染的目的。第二凹槽内填充植物生长用基质,种植植物,即可以美化水体岸坡景观,减少水土流失,又可以联系水体和陆地的生物通道,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繁殖的场所。内槽底部设置有小孔,可以增加植物生长基质与周围土壤的营养及水分的交换,促进植物生长。砌块本体由多孔材料制成,可以增加环形槽内活性炭部分进入的雨水水分疏散,增长活性炭的使用周期,增强活性炭的吸附能力。砌块上部用棉麻织网或草栅覆盖,以减少表层土壤基质和活性炭的流失和减少植物生长基质水分蒸发损失,棉麻织网或草栅造价低廉,生态环保。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吸附污染物能力强,施工方便,可以在岸坡上按需要叠加堆砌,具有较好稳定性,效果持久,经济实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棉麻织网示意图。
图3为 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为 本实用新型正立面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侧立面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孔材料示意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孔材料示意图。
图7 为本实用新型实例堆砌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93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形埋嵌式拦沙网沙埂及其施工结构
- 下一篇:河床清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