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应釜的搅拌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9044.7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5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丁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杜润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搅拌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的搅拌机构。
背景技术
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
反应釜工作时最主要步骤就是搅拌,无论是混合还是发生各种反应,都需要把在反应釜中的不同原料充分搅拌,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般的生产加工过程是先把所需要混合或者反应的原料加入到釜体中,然后关闭并锁紧釜盖,抽真空,再开始搅拌,搅拌时伴随加热、冷却等工序,到预定时间后将搅拌后生成的物质倒出反应釜,但是实际生产中,一些因为原料本身的关系,例如原料很稠,现有的搅拌往往不能满足混合要求,以致混合不均匀,反应不彻底,有时候需要长时间的搅拌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这种反应釜的搅拌效率不高,耗能耗时。因此需要一种搅拌效率高,可以使反应釜内的各原料充分混合接触的搅拌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可以使需要加工的原料充分搅拌的反应釜的搅拌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的搅拌机构,包括釜体、釜盖和搅拌机构,所述釜体中设有物料混合腔,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向相反的内转轴和外转轴,所述外转轴在其轴线方向开有通孔,所述内转轴上端穿设在所述通孔中、且从外转轴中伸出后与一第一驱动马达相连接,内转轴下端固定设有多个内搅拌叶片;所述外转轴穿设在釜盖中,外转轴的上端与一第二驱动马达相连接,下端固定有一个搅拌架,所述搅拌架的内壁上固定设有多个外搅拌叶片,所述内搅拌叶片和外搅拌叶片上下交错布置、且均位于所述物料混合腔中。
优选的,还包括一机架和一位于机架上方的横梁,所述釜体与机架相连接,釜盖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马达和第二驱动马达横向并列固定在横梁上,所述第一驱动马达与内转轴通过一传动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一传动链条相连接,所述主动链轮固定在第一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从动链轮固定在内转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与釜盖通过一连接支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搅拌架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多个刮板,所述刮板和釜体内壁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外转轴与釜盖之间还设有一轴套,轴套与外转轴之间设有轴承。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搅拌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设有内搅拌叶片和外搅拌叶片,并且内搅拌叶片和外搅拌叶片是由不同的电机控制,可以实现单一搅拌和混合剪切式搅拌,可以根据不同的原料选择搅拌方式,同时在剪切式搅拌时使原料之间的混合更均匀、反应更充分、更彻底,搅拌效率高,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就能达到预期搅拌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反应釜的搅拌机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釜体 2釜盖
11物料混合腔 31内转轴
32外转轴 35通孔
33第一驱动马达 34第二驱动马达
38搅拌架 36内搅拌叶片
37外搅拌叶片 9机架
4横梁 5传动机构
51主动链轮 52从动链轮
53传动链条 8连接支架
6刮板 7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杜润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杜润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90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态笼钢筋组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抗痉治疗的下肢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