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三维水产养殖水环境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8949.2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7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金自学;管云;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1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三维 水产 养殖 水环境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三维水产养殖水环境净化装置,属于对水产养殖水环境进行有效生态学修复和调控的生态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产养殖集约化规模越来越大,致使水产养殖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产业的技术瓶颈。传统的水产养殖技术管理中,多采用投放微生物制剂来扩大菌群,但由于复杂的水环境变化,这种实验室条件下培养的微生物制剂由于不适应环境而很快死亡,致使养殖户过几天投放一次,实在不行直接换水,无疑增加了养殖成本,同时,废水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元凶之一。
由于集约化养殖,养殖动物的高密度,废弃有机物大量累积,致使有益微生物菌群数量不足,一些病原菌在竞争中占优势,鱼虾患病,养殖户又使用各种药剂,同时又杀死了有益微生物,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水生态平衡失调,主要表现在:1.水体富营养化: 水产品粪便、饲料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过多进入水体,使总氮(TN)与总磷(TP)升高,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水域生态系统发生退化,导致鱼类和其他生物死亡;2.氨氮及亚硝酸盐的危害:养殖池塘中的残饵、粪便及死亡藻类等含氮有机物经过异养性细菌的作用,蛋白质及核酸会慢慢地分解,产生大量的氨等含氮有害物质,而有毒的氨在亚硝化细菌或光合细菌的作用下很快转化成亚硝酸,而亚硝酸与一些金属离子结合后形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又可以与胺类物质结合,形成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亚硝胺。这是养殖池塘后期所遇到的最严重问题之一。3.溶解氧(DO)下降:由于溶解氧的逐步减少,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减少到4 mg/L时,导致水产养殖的生物受到威胁,甚至出现大批的死亡。
针对上述问题,寻求一种激活土著微生物扩大繁殖,调节微生物菌群以维护水生态平衡,从而净化水质的方法是解决上述难题的钥匙。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运用生态系统平衡原理,以材料学为手段设计制作成一种复合三维水产养殖水环境净化装置(生态魔球),为微生物的扩大繁殖提供一种载体,由附着在魔球表面的微生物激活剂激活土著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满足对有机质的降解,维持菌群平衡,改善水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合三维水产养殖水环境净化装置,包括空心球和若干载体细丝,所述空心球外表面为网状,且空心球内部设有中心轴,所述载体细丝固定在中心轴上,且以放射状向空心球外表面突出。
所述的空心球直径为130mm-160mm。
所述的载体细丝表面设有螺旋状的槽沟。
所述槽沟的宽度为0.02mm-0.07mm。
所述的载体细丝的长度为20mm-45mm。
所述的空心球为聚烯烃类空心球或聚酰胺类空心球。
所述的载体细丝为聚烯烃类载体细丝或聚酰胺类载体细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水环境净化装置在有效区域内能立体全方位均匀舒展布满,使气、水、生物膜得到充分混渗接触交换,生物膜不仅能均匀的着床在每一根载体细丝上和中间网状空心球体表面,保持良好的活性和空隙可变性,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愈来愈大的比表面积,又能进行良好的新陈代谢,这一特征具有不可比拟的先进性;
2、设计孔隙可变性大,不堵塞,且材质寿命长,不粘连结团,表面积大、与微生物激活剂结合挂膜迅速、造价低廉;
3、在养殖水体中可以随意游动,不影响和不干扰池塘工作人员的操作;
4、可以改善池塘水质,且能够替代微生物制剂,鱼虾有了栖息的地方,不会四处游走、消耗体能,生长速度加快,品质变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载体细丝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空心球、2为载体细丝、3为中心轴、4为槽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三维水产养殖水环境净化装置,在本领域中简称“生态魔球”,包括空心球1和若干载体细丝2,空心球1外表面为网状,且空心球1内部设有中心轴3,载体细丝2固定在中心轴3上,且以放射状向空心球1外表面突出;
空心球1的直径为150mm,载体细丝2的长度为30mm,载体细丝2表面的槽沟4为螺旋状,且宽度为0.05mm,此时本实用新型水环境净化装置对微生物的吸附性能最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89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含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有机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可视两截式吸附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