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牙科树脂核成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8389.0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4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刘东旭;赵晓;曹丛;郭庆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13/08 | 分类号: | A61C13/08;A61C8/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华清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牙科 树脂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修复纤维桩树脂核辅助成型器。
背景技术
纤维桩桩核冠修复主要应用于外伤和龋齿等原因造成的大面积牙体缺损,是在牙根上进行的牙齿重建技术。临床上,首先在根管内注入光固化树脂,然后插入纤维桩,再使用光固化树脂堆塑髓室及根上部分,最后进行光固化聚合。其树脂核的成型主要依靠手工堆塑,由于材料流动性较大,且口内操作空间小,特别是后牙,使得临床操作困难,并且浪费材料和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在临床上纤维桩核修复中手工堆塑树脂核所带来的操作不便,浪费材料和临床就诊时间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修复纤维桩树脂核辅助成型器,该成型器可弥补树脂材料流动性大,不易成型的缺陷,帮助临床医生快捷简便成型树脂核,仅需简单的修整和预备即可完整桩核制作,降低临床医生操作难度,有利于节约材料和患者就诊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牙科树脂核成型器,包括一个壳体和手柄,所述的壳体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手柄设于壳体的顶端,所述的壳体的外形为与上前牙外形一致或与前磨牙外形一致或与磨牙外形一致。
所述的与上前牙外形一致的壳体,其内径尺寸为:近远中径为4.0mm-6.0mm;颊舌径:3mm-5mm;高度:4mm。
所述的与前磨牙外形一致的壳体,其内径尺寸为:近远中径为3.0mm-5.0mm;颊舌径:5mm-7mm;高度:4mm。
所述的与磨牙外形一致的壳体,其内径尺寸为:近远中径:5.0-7.0mm;颊舌径:8mm-10mm;高度:4mm。
所述的壳体厚度为2mm。
所述的壳体材料为石英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快捷简便成型树脂核,降低临床医生操作难度,有利于节约材料和患者就诊时间。
附图说明
图1a是前牙组树脂核成型器结构
图1b是前牙组树脂核成型器结构的使用示意图1。
图1c是前牙组树脂核成型器结构的使用示意图2。
图1d是前牙组树脂核成型器结构的使用示意图3。
图2a是磨牙组树脂核成型器结构
图2b是磨牙组树脂核成型器结构的使用示意图1。
图2c是磨牙组树脂核成型器结构的使用示意图2。
图2d是磨牙组树脂核成型器结构的使用示意图3。
图中,1.壳体,2.手柄,3.光固化树脂核材料,4.玻璃纤维桩,5.残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图1a-图2d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壳体1和手柄2,所述的壳体2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手柄2设于壳体1的顶端,所述的壳体1的外形为与上前牙外形一致或与前磨牙外形一致或与磨牙外形一致,所述的壳体厚度为2mm。
所述的与上前牙外形一致的壳体,其内径尺寸为:近远中径为4.0mm-6.0mm;颊舌径:3mm-5mm;高度:4mm。
所述的与前磨牙外形一致的壳体,其内径尺寸为:近远中径为3.0mm-5.0mm;颊舌径:5mm-7mm;高度:4mm。
所述的与磨牙外形一致的壳体,其内径尺寸为:近远中径:5.0-7.0mm;颊舌径:8mm-10mm;高度:4mm。
使用方法:将光固化树脂核材料3注入树脂核成型器的壳体1内,在残根5上设置玻璃纤维桩4,用手捏住手柄2,将成型器对准玻璃纤维桩4就位,光固化灯照射,光固化树脂核材料凝固,取下成型器,光固化树脂核已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8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机磨的含绒面的抛光砂布
- 下一篇:一种防风垃圾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