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流变压器网侧绕组首头引线屏蔽铜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6865.5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3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董景义;邵珠雪;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6 | 分类号: | H01F27/36;H01F27/29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流 变压器 绕组 引线 屏蔽 铜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流变压器网侧绕组首头引线屏蔽铜管结构。
现阶段,随着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快速发展,换流变压器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但是由于换流变压器的电压等级高及在运行过程中不仅要承受交流电压的作用还要承受直流电压的作用,使得换流变压器的结构、工艺较为复杂,技术含量较高,若有一处设计不当,轻则试验不合格,造成返修;重则报废整体换流变压器,甚至造成整个直流输电系统瘫痪。
由于单台换流变压器额定容量、电压等级的提高,换流变压器绕组端部漏磁及其流过引线的电流也随之增大;在过去,为了保证换流变压器网侧首头引线的电气强度,载流引线采用多根并联的25 mm2铜编织带,在铜编织带外侧套有屏蔽铜管,以改善引线电极形状;经过换流变压器现场长期运行和对换流变压器模拟仿真分析发现:一是在绕组端部,由于绕组端部漏磁场的存在,引线屏蔽铜管中产生了较大的涡流损耗,易引起局部过热现象;二是由于引线铜管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成90度角,在拐角及水平方向处气体不易排出,容易窝气,曾引起过严重的局部放电,并且在引线铜管内部油流阻力损失较大,油流速度太慢,不利于散热,温升容易超标。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散热效果好、能较好地解决换流变压器端部漏磁在其引线屏蔽铜管中产生的涡流损耗的一种换流变压器网侧绕组首头引线屏蔽铜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换流变压器引线屏蔽铜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板、第一铜管、第二铜管、92°成型弯头、第三铜管、均压环、槽口和角环;所述接线板、第一铜管、92°成型弯头、第二铜管、第三铜管、均压环依次焊接在一起,从靠近线圈端部的一端开始,即在均压环、第三铜管和第二铜管上对称设有两道槽口,槽口上反扣设有角环。
所述所述槽口在第二铜管上端部终止。
所述第一铜管、第二铜管和92°成型弯头的直径为84mm,厚度为2 mm;所述第三铜管的直径为84mm,宽度为4 mm,长度为83 mm;槽口的宽度为2 mm,长度为2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合理,散热效果好,实用性强,能够较好地解决绕组端部引线屏蔽铜管的局部过热及铜管内载流引线散热问题,对提高换流变压器引线载流能力、避免局部过热现象、研制开发特大容量换流变压器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适用在500kV及以上大容量交流电力变压器高压引线及±200kV及以上换流变压器网侧和阀侧引线上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传统的换流变压器引线屏蔽铜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流变压器引线屏蔽铜管结构设计图;
图3为图2的D‑D线剖视图。
图中,1‑第一铜管,2‑第二铜管,3‑90°成型弯头,4‑接线板,5‑均压环,6‑92°成型弯头,7‑第三铜管,8‑槽口,9‑角环。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为一种换流变压器引线屏蔽铜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板4、第一铜管1、第二铜管2、92°成型弯头6、第三铜管7、均压环5、槽口8和角环9;所述接线板4、第一铜管1、92°成型弯头6、第二铜管2、第三铜管7、均压环5依次焊接在一起,从靠近线圈端部的一端开始,即在均压环5、第三铜管7和第二铜管2上对称设有两道槽口8,槽口8上反扣设有角环9。所述槽口8在第二铜管2上端部终止,槽口8的宽度为2㎜,长度为200㎜。所述第一铜管1、第二铜管2和92°成型弯头6的直径为84mm,厚度为2㎜;所述第三铜管7的直径为84mm,宽度为4㎜,长度为83㎜。
首先根据油流分布和温升仿真计算确定引线屏蔽铜管在垂直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并根据引线载流、绝缘、机械强度等方面的要求确定铜管等的规格尺寸。如图2所示,将接线板4、第一铜管1、92°成型弯头6、第二铜管2、第三铜管7、均压环5依次焊接在一起。从靠近线圈端部的一端开始,即在均压环5、第三铜管7和第二铜管2上切割两道宽度为2㎜,长度为200㎜的槽口8。除去焊渣、药皮等杂物,并打磨光滑、去尖角、毛刺;最后在每个槽口8处分别反扣两个角环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6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钟罩式电力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
- 下一篇:一种立绕线圈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