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胶囊蓄热调温印花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6714.X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0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正麒高新面料复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44 | 分类号: | D06P1/44;D06P1/52;D06P3/52;D06P3/24;D06P3/60;D06P3/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胶囊 蓄热 调温 印花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匹,尤其涉及一种微胶囊蓄热调温印花布。
背景技术
由布做成的服装与鞋帽等纺织品最重要的功能在于维持人体正常温度,使人体感到舒适。传统布做成的服装与鞋帽等纺织品,主要通过控制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辐射、热传导和对流而达到保温目的。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可通过适当增加织物的厚度,使织物的静止空气层的空间加大以提高保暖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时尚潮流的演变,仅通过增加或降低织物厚度来维持人体适宜的温度,不但麻烦而且有时也很困难,也不美观。现在市场上涌现大量的高科技蓄热调温布,例如远红外纤维、降温织物、在原丝液中填加特殊的陶瓷粉末或涂层法将陶瓷粉末涂布在布表层上。微胶囊技术蓄热调温布也应运而生。现市场上出现的微胶囊蓄热调温布主要是通过将相变材料包封在直径1-10μm的微胶囊中,对织物进行涂层或将微胶囊混入纺丝液中进行纺丝制作而成的。但是,这些高科技技术蓄热调温布和现存的微胶囊技术蓄热调温布,原料难得,价格昂贵,透气、耐水洗性能不佳,手感不够舒适,制作工艺复杂,不易实现大批量生产,市场竞争力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社会提供一种手感舒适,透气、耐水洗性能高,外形美观,加工简易,成本低廉,应用领域广泛的微胶囊蓄热调温印花布。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微胶囊蓄热调温印花布,包括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的上表面为微胶囊印花层,该微胶囊印花层在基布的上表面呈各种印花图案。
所述的基布由涤纶、尼龙、棉及其他混纺基材制作而成。
所述的微胶囊印花层由微胶囊分子以1%-35%的比例与PU油胶、水性胶或PUR热熔胶混合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微胶囊蓄热调温印花布,包括基布,所述基布由涤纶、尼龙、棉及其他混纺基材制作而成,材料易得,价格低廉,且具有传统布手感舒适,容易着色,透气性能佳等优点。所述基布上表面的微胶囊印花层由微胶囊分子以1%-35%的比例与PU油胶、水性胶或PUR热熔胶混合经过机械搅拌之后,通过专用印花设备在基布上表面印制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印花图案,制造工艺简单、方便,外观精美,成本低廉,适合大批量生产。微胶囊印花层所包含的微胶囊分子利用相变化的原理,在环境或身体温度升高时产生吸热效果,在环境或身体温度降低时产生放热效果,使基布具有优良的蓄热调温功能和耐水洗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制作服装与鞋帽,家用纺织品,医疗卫生用品,保护性装置和汽车内饰织物。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微胶囊蓄热调温印花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1)基布;(2)微胶囊印花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胶囊蓄热调温印花布,包括基布(1),所述基布(1)的上表面为微胶囊印花层(2),微胶囊印花层(2)由微胶囊分子与PU油胶、水性胶或PUR热熔胶混合经过机械搅拌后,通过专用印花设备在基布上表面印制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印花图案,制作成微胶囊蓄热调温印花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布1采用涤纶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微胶囊印花层由微胶囊分子以1%-35%的比例与PU油胶、混合组成。
当然,所述基布也可以采用尼龙、棉及其他混纺基材制作而成。所述微胶囊印花层也可以由微胶囊分子以1%-35%的比例与PU水性胶或PUR热熔胶混合组成。那么,也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花色品种繁多,印花图案美观大方,蓄热调温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制作服装与鞋帽,家用纺织品,医疗卫生用品,保护性装置和汽车内饰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正麒高新面料复合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正麒高新面料复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67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路机的自动洒水系统
- 下一篇:循迹缝合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