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镀双蒸镀膜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6260.6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5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蒋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羽田电子科技(太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24 | 分类号: | C23C14/24;C23C14/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镀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镀镀膜机,尤其涉及一种电镀双蒸镀膜机。
背景技术
蒸镀是通过蒸镀机对镀膜材料加热使其气化沉积在基体或工件表面上以形成薄膜或涂层的工艺。理论上蒸镀机能够在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甚至塑料、纸张、织物表面上沉积金属、半导体、绝缘体、不同成分比的合金、化合物及部分有机聚合物等的薄膜。
现有的蒸镀镀膜机的镀膜室内通常只有两根电极,一根为阴极电极,另一根为阳极电极,对于要求产品正反两面都需要进行蒸镀的产品来说,由于产品正反两面距离相同电极的距离不可能相同,因此蒸镀完成的产品就会出现阴阳色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镀双蒸镀膜机,适用于正反两面都需要进行蒸镀的产品,能够减轻产品正反面的阴阳色程度。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电镀双蒸镀膜机,包括蒸镀室和电极控制器,在蒸镀室能设置有三根蒸镀电极,所述三根蒸镀电极分别记为A电极、B电极和C电极,其中C电极为公共电极,A电极和B电极的极性均与C电极的极性相反,A电极和C电极构成A电极组,B电极和C电极构成B电极组,电极控制器控制A电极组和B电极组交替工作。
上述镀膜机在工作时,可以将产品置于A电极和B电极之间,这样产品的一面朝向A电极,另一面朝向B电极,方便实现产品的正反两面分别与A电极或B电极的距离相等;对C电极保持通电,通过电极控制器控制A电极和B电极轮流供电,就控制A电机和B电极交替工作,实现近乎同时对产品两面同时蒸镀的目的,能够有效减轻产品正反面的阴阳色程度。
优选的,所述三根蒸镀电极为三根结构、尺寸相同的铜棒,所述三根蒸镀电极竖直固定,形成等三角柱形。
优选的,所述A电极和B电极上均设置有若干电极片,电极片之间彼此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A电极上设置有八个第一电极片和两个第二电极片;所述B电极上设置有八个第一电极片和两个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的尺寸大于第一电极片的尺寸。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镀双蒸镀膜机,在工作时,可以将产品置于A电极和B电极之间,这样产品的一面朝向A电极,另一面朝向B电极,方便实现产品的正 反两面分别与A电极或B电极的距离相等;对C电极保持通电,通过电极控制器控制A电极和B电极轮流供电,就控制A电机和B电极交替工作,实现近乎同时对产品两面同时蒸镀的目的,能够有效减轻产品正反面的阴阳色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一种电镀双蒸镀膜机,包括蒸镀室和电极控制器,在蒸镀室能设置有三根蒸镀电极,所述三根蒸镀电极分别记为A电极1、B电极2和C电极3,其中C电极3为公共电极,A电极1和B电极2的极性均与C电极3的极性相反,A电极1和C电极3构成A电极组,B电极2和C电极3构成B电极组,电极控制器控制A电极组和B电极组交替工作。
所述三根蒸镀电极为三根结构、尺寸相同的铜棒,所述三根蒸镀电极竖直固定,形成等三角柱形;所述A电极1和B电极2上均设置有若干电极片,电极片之间彼此不接触;所述A电极1上设置有八个第一电极片5和两个第二电极片6;所述B电极2上设置有八个第一电极片5和两个第二电极片6;所述第二电极片6的尺寸大于第一电极片5的尺寸。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羽田电子科技(太仓)有限公司,未经羽田电子科技(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62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楼面下沉结构的施工活动支档模板
- 下一篇:畜禽养殖圈舍配套管线集成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