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钻孔口集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6173.0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0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贺军;马腾跃;肖富刚;任印田;于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军;马腾跃;肖富刚;任印田;于键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1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集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煤矿治理瓦斯打钻时的集尘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钻孔口集尘器。
背景技术
煤矿治理瓦斯在井下钻探施工中,由于施工顺层钻孔的工艺由传统的螺旋钻杆排渣改为供风排渣后,有效防止了卡钻、掉钻现象,大大提高了钻孔施工效率,为瓦斯抽采提供了时间保证。但是钻孔返风携带大量钻屑,采用现有孔口除尘装置仍然会有粉尘溢出,导致作业环境粉尘飞扬,严重威胁着职工生命健康,甚至带来粉尘爆炸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收集粉尘、滤尘的打钻孔口集尘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打钻孔口集尘器,包括下支架和上支架,所述下支架的上端与上支架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上支架上端固定设有一通尘管,所述通尘管一端固定连接一导流罩,另一端固定连接一集尘袋,所述通尘管上还固定设有一压风进气射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通尘管为一锥形管,包括一大端面和一小端面,所述大端面与集尘袋连接,所述小端面与导流罩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流罩为漏斗形。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打钻孔口集尘器有效吸附打钻孔口下风侧的含尘气体,并将粉尘收集在集尘袋中,进而有效防止粉尘飞扬,保证作业环境,还能有效防止发生粉尘爆炸。另外,该打钻孔口集尘器结构简单,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打钻孔口集尘器,包括下支架1和上支架2,所述下支架1的上端与上支架2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上支架2上端固定设有一通尘管3,所述通尘管3一端固定连接一导流罩4,另一端固定连接一集尘袋5,所述通尘管3上还固定设有一压风进气射流装置6。
优选地,所述通尘管3为一锥形管,包括一大端面31和一小端面32,所述大端面31与集尘袋5连接,所述小端面32与导流罩4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流罩4为漏斗形。
使用时,将该打钻孔口集尘器放在打钻施工地点的回风流测,根据孔口含尘气流的高度和流向,调整上支架2到适当位置并固定,将所述压风进气射流装置6连接到煤矿井下常用的压风系统;当打钻施工作业时,含尘气流被漏斗形的导流罩4收入,并在压风进气射流装置6的带动下,含尘气流速度加快,同时在导流罩4的底部形成一个负压区,把导流罩4周围的含尘气流吸附到导流罩4中,含尘气流通过通尘管3流入工业除尘专用的集尘袋5中,实现气体与粉尘的有效分离。工业除尘专用集尘袋5是工业除尘专用的一种物品,又称聚酯针刺毡,俗称针刺尼.做为一种常温过滤材料,它不但透气性好,设备运行阻力低,除尘效率高,而且易于清灰,耐磨性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打钻孔口集尘器有效吸附打钻孔口下风侧的含尘气体,并将粉尘收集在集尘袋中,进而有效防止粉尘飞扬,保证作业环境,还能有效防止发生粉尘爆炸。另外,该打钻孔口集尘器结构简单,效果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军;马腾跃;肖富刚;任印田;于键,未经贺军;马腾跃;肖富刚;任印田;于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61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油管钻屑捕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疗器械及其直立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