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废气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6134.0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1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科楼宇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F16K11/0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 废气 余热 高效 回收 利用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内燃机废气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的装置,属于机械装置制造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内燃机是将液体或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直接输入汽缸内部的高压燃烧室燃烧,将其释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一种装置,同时排出带有大量热能的废气。随着内燃机效率的不断提高,催化技术和蜗轮增压技术的应用更是显著提高了排出废气的温度可达750℃以上,以后随着内燃机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排出废气的温度还要提高。现有内燃机尾气都是通过排气支管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其所含的热能亦随之浪费流失,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内燃机所产生的热能将废气通过本自动集热装置充分方便的加以利用,使人们的出行更加舒适、便捷。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汽车、轮船、工程机械在行驶运行过程中燃烧的然料所排出的高温废气没有被充分利用而白白的浪费掉,有些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距离发动机较远,汽车废气热利用率低,从而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内燃机废气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的装置,它是由连接管和排气管构成,在连接管与排气管之间设有管路换向装置,在管路换向装置的另一端口通过水箱气体连接管和水箱排气管设有热交换水箱,在热交换水箱内设有热量交换层;在热交换水箱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或在排气管的外围直接包裹设有热交换水箱;所述的热交换水箱的外壳为双层结构。
在连接管一端设有连接件,另一端设有管路换向装置,管路换向装置中的一个出口与排气管相连接,另一个出口通过水箱气体连接管与热交换水箱内的水箱排气管相连接,水箱排气管与排气管通过法兰螺丝相固定连接。
管路换向装置是在管路换向阀体内可转动镶嵌设有阀芯,所述的管路换向阀体是在四方体中设有一圆轴孔,水平方向设有水平通孔相贯通,一端与连接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排气管相连接;垂直方向设有不贯通的垂直孔并与水平通孔相贯通;阀芯是在圆柱体上设有腰形槽,阀芯转动镶嵌在管路换向阀体内,在热交换水箱内设有的热量交换层是片状结构,热交换水箱的外壳为双层真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取热点距离发动机最近,热交换率高,节约能源,提高带热废气的综合利用,热量交换面积可达一平方米以上,可将内燃机产生废气的余热能合理、充分的加以利用,在正常行驶只需1分钟就可将1.5升水烧开,可利用内燃机尾气排放的热能,为广大外出旅行的司乘人员提供热源,在不影响内燃机性能的前提下可为所有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机动车、轮船、工程机械上的司乘作业人员利用废气余热做饭、烧水、取暖、洗漱,方便乘客出行,让人们的出行更加舒适、快捷、愉悦,喝开水、沏茶、煮咖啡、做饭等活动与人们在家里一样成为现实,实现车、船上人们出行的家庭化。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中管路换向阀体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中阀芯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科楼宇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科楼宇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61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下双冲的冲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机油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