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神经外科用小臂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5923.2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0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孙义胜;董燕妮;张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义胜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外科 小臂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科手术器械,详细讲是一种便于移动、且手术时可以固定,使用方便的神经外科用小臂托架。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以手术为主要手段,医治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外科专科。神经外科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由于头部的神经错综复杂且十分敏感和脆弱,因此头部外科神经手术的操作需要十分谨慎、精细,这样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率,一旦出现小臂颤动、抖动等意外动作,容易引发严重的医疗事故,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上神经外科手术时,为了确保小臂稳定性,使用小臂托架;现有的小臂托架包括底座、支撑杆、调节杆和弧形托架,支撑杆设在底座上,调节杆插嵌在支撑杆内、与支撑杆螺纹连接,弧形托架设置在调节杆上端部。使用时,主刀医师的小臂担架在弧形托架上,避免小臂颤动、抖动;拧动调节杆,可以调节调节杆插入支撑杆内的长度,调节弧形托架的高度。现有的小臂托架其底座大体分为两种结构,一种为固定座式,这种小臂托架不易移动,搬动时容易挂碰其他器具;一种为底座下装有万向轮,可随意推动式,但这种小臂托架存在不能固定的缺陷,手术时,小臂托架易移动,影响手术效果,危险性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移动、且手术时可以固定,使用方便的神经外科用小臂托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神经外科用小臂托架,包括底座、支撑杆、调节杆和弧形托架,底座底部设有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杆上设有滑套,滑套上设有至少三根支撑腿,滑套上部设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内侧下部设有环形卡槽,滑套上部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凸环,调节螺母内侧上部与支撑杆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调节螺母上设有转动手柄。通过转动手柄旋转调节螺母,操作简单、省力。
本实用新型在不使用时,旋转调节螺母,使其带动支撑腿在支撑杆上向上移动,支撑腿底部脱离地面;此时万向轮承重,轻轻推动即可移动小臂托架,省时省力,且不易挂碰其他物品。手术使用时,将小臂托架推动至合适位置,旋转调节螺母,使其带动支撑腿在支撑杆上向下移动,支撑腿底部支撑地面;此时支撑腿承重,小臂托架稳定性高、不易移动,手术效果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神经外科用小臂托架,包括底座3、支撑杆7、调节杆8和弧形托架9,支撑杆7设在底座3上,调节杆8插嵌在支撑杆7内、与支撑杆螺纹连接,弧形托架9设置在调节杆上端部,底座底部设有万向轮1,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支撑杆上设有滑套4,滑套4上设有至少三根支撑腿2,滑套上部设有调节螺母5,调节螺母5内侧下部设有环形卡槽,滑套上部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凸环,调节螺母内侧上部与支撑杆螺纹连接。凸环与卡槽配合连接,凸环可以在卡槽内自由转动。调节螺母上设有转动手柄6。通过转动手柄旋转调节螺母,操作简单、省力。不使用时,旋转调节螺母,使其带动支撑腿在支撑杆上向上移动,支撑腿底部脱离地面;此时万向轮承重,轻轻推动即可移动小臂托架,省时省力,且不易挂碰其他物品。手术使用时,将小臂托架推动至合适位置,旋转调节螺母,使其带动支撑腿在支撑杆上向下移动,支撑腿底部支撑地面;此时支撑腿承重,小臂托架稳定性高、不易移动,手术效果安全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义胜,未经孙义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59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