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氯乙烯绝缘钢丝铠装型控制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5786.2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5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陶青连;周光军;刘松;朱德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惠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7;H01B7/18;H01B7/22;H01B7/29;H01B7/295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氯乙烯 绝缘 钢丝 铠装型 控制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涉及一种聚氯乙烯绝缘钢丝铠装型控制电缆 。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等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电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使用中,不仅要避免电缆受机械损伤、绝缘损伤、绝缘老化变质等,还要在高温条件下使用,即耐高温。同时电缆的载流能力通常与导体线芯的截面积有关,当电流增大时会使导体温度升高,导体外包覆的绝缘层的温度超过上限时会导致绝缘层发生性能上的改变,从而使绝缘层的绝缘可靠性大大降低,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普通电缆存在结构稳定性差和易燃烧,防火性能差的问题,因此电气线路的安全水平以及电缆的阻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即便电缆有好的耐温性能,在安全性较高的场合,但是不能预防动植物的破坏,也可能给供电带来大的间接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聚氯乙烯绝缘钢丝铠装型控制电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聚氯乙烯绝缘钢丝铠装型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一组内芯,所述内芯内至少包括有两个相互对合的半圆形金属导体,且半圆形金属导体外分别设有聚氯乙烯内绝缘层,所述聚氯乙烯内绝缘层的水平对应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嵌合的凹槽和凸起,所述聚氯乙烯内绝缘层外包覆有聚氯乙烯外绝缘层,所述聚氯乙烯外绝缘层外包覆有聚氯乙烯内护套层,所述聚氯乙烯内绝缘层与聚氯乙烯外绝缘层之间以及聚氯乙烯外绝缘层与聚氯乙烯内护套层之间均设有填充层,所述聚氯乙烯内护套层外包括有钢带铠装层,所述钢带铠装层由相互间隔环绕的梯形丝和圆形丝组成,所述钢带铠装层外设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外设有防火涂料层,所述防火涂料层外设有聚氯乙烯外护套层。
所述的聚氯乙烯内绝缘层的外径为1.9mm~2.1mm,聚氯乙烯外绝缘层的外径为5.7mm~6.0mm。
所述的屏蔽层采用两层铝塑复合薄膜绕制而成,其内层绕包铝塑复合薄膜,覆盖率100%;外层编织镀锡铜线,屏蔽密度在95%以上。
所述的钢带铠装层中的梯形丝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为弧形面,分别与聚氯乙烯内护套层的内表面与屏蔽层的外表面贴合,所述圆形丝的周边分别与梯形丝的两侧和聚氯乙烯内护套层的内表面与屏蔽层的外表面相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聚氯乙烯内、外绝缘层,在额定电压0.6/1kV 供电条件下,其双层聚氯乙烯绝缘层的绝缘可靠性大,且通过两聚氯乙烯内绝缘层的相互嵌合的凹槽和凸起的结构设计,其稳定性好、抗压性强;采用聚氯乙烯内、外护套层,其两层聚氯乙烯外护套层的阻燃效果好,进而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由相互间隔环绕的梯形丝和圆形丝组成的钢带铠装层的结构设计,不但可以预防动植物的破坏并增强耐磨性能,同时提高电缆的抗压度,进而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用于室内、隧道、电缆沟内或埋地敷设等,能承受一定的机械外力。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聚氯乙烯绝缘钢丝铠装型控制电缆,包括有至少一组内芯,内芯内至少包括有两个相互对合的半圆形金属导体1,且半圆形金属导体1外分别设有聚氯乙烯内绝缘层2,聚氯乙烯内绝缘层2的水平对应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嵌合的凹槽3和凸起4,聚氯乙烯内绝缘层2外包覆有聚氯乙烯外绝缘层5,聚氯乙烯外绝缘层5外包覆有聚氯乙烯内护套层6,聚氯乙烯内绝缘层2与聚氯乙烯外绝缘层5之间以及聚氯乙烯外绝缘层5与聚氯乙烯内护套层6之间均设有填充层7,聚氯乙烯内护套层6外包括有钢带铠装层8,钢带铠装层8由相互间隔环绕的梯形丝9和圆形丝10组成,钢带铠装层8外设有屏蔽层11,屏蔽层11外设有防火涂料层12,防火涂料层12外设有聚氯乙烯外护套层13。
聚氯乙烯内绝缘层2的外径为1.9mm~2.1mm,聚氯乙烯外绝缘层5的外径为5.7mm~6.0mm。屏蔽层11采用两层铝塑复合薄膜绕制而成,其内层绕包铝塑复合薄膜,覆盖率100%;外层编织镀锡铜线,屏蔽密度在95%以上。钢带铠装层8中的梯形丝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为弧形面,分别与聚氯乙烯内护套层6的内表面与屏蔽层11的外表面贴合,圆形丝的周边分别与梯形丝的两侧和聚氯乙烯内护套层6的内表面与屏蔽层11的外表面相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惠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惠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57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