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拉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5519.5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5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姜宁;郑军波;滕云龙;李爽;杨献峰;谷森;车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5/76;E02D5/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宋洁瑾 |
地址: | 30030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地 基坑 支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拉锚结构。
背景技术
某水处理一水池设计池底标高为-8米,两侧与道路较近,根据地质报告勘测本场地属淤泥质粉质粘土,天然地质条件较差。如果从自然地面打钢板桩支护,钢板桩要求的长度大,整体造价较高。最后方案定为先整体挖至-4米,然后进行钢板桩施工;通过测量放线,拉锚桩的位置紧邻两侧道路,若挖至-4米道路必将遭到破坏,另外-4米标高处土质较差。针对上述特点并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此工程必须采用切实可行的拉锚结构形式,保证主体结构安全可靠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拉锚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软土地基深基坑施工困难、整体造价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拉锚结构,包括支护钢板桩,所述支护钢板桩通过H型钢连接有设置于基坑一半深度的二次拉锚桩,所述二次拉锚桩通过H型钢连接有设置于地面的一次拉锚桩,所述一次拉锚桩、二次拉锚桩均采用H型钢。
每组一次拉锚桩和每根二次拉锚桩之间通过一根H型钢连接,每根二次拉锚桩与支护钢板桩均通过三根H型钢连接。
一次拉锚桩、二次拉锚桩、支护钢板桩连接处均采用焊接并加筋板加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拉锚结构能够满足深基坑支护受力要求,与传统支护结构形式相比能够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并节约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①本实用新型一次拉锚桩连接处详图;
图3是图2中1-1截面图;
图4是图1中②本实用新型二次拉锚桩连接处详图;
图5是图4中2-2截面图;
图6是图1中③本实用新型支护钢板桩处连接处详图;
图7是图6中3-3截面图;
图8是图1中④本实用新型每组一次拉锚桩之间结构形式详图;
图中:1、一次拉锚桩(H型钢),2、二次拉锚桩(H型钢),3、一次连接H型钢,4二次连接H型钢,5筋板,6支护钢板桩、7内部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拉锚结构,包括支护钢板桩6,所述支护钢板桩6通过H型钢连接有设置于基坑一半深度的二次拉锚桩2,所述二次拉锚桩2通过H型钢连接有设置于地面的一次拉锚桩1,所述一次拉锚桩1、二次拉锚桩2均采用H型钢,每组一次拉锚桩1和每根二次拉锚桩2之间通过一根H型钢连接,每根二次拉锚桩2与支护钢板桩6均通过三根H型钢连接。一次拉锚桩1、二次拉锚桩2、支护钢板桩6连接处均采用焊接并加筋板5加强。
首先进行钢板桩6、一次拉锚桩1、二次拉锚桩2施工;然后安装二次拉锚桩2与钢板桩6之间连接的小型号H型钢4,其两端分别与拉锚桩2、钢板桩6焊接后再加筋板5;最后安装一次连接H型钢3,两端分别与拉锚桩1、拉锚桩2焊接后再加筋板5。
尽管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上述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55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器全自动磁力密封冲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排水暗管出水口加筋土护坡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