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医学教学的X线球管模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85504.9 | 申请日: | 2013-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2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赵杰;唐鹤云;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G09B23/28 |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医学 教学 线球管 模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医学教学的X线球管模拟装置。
当今,医用X线设备被普遍应用于疾病的诊疗,患者在接受X线设备诊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X线,由于X线本质是一种波长很短,穿透能力很强的电磁波,如果被X线照射过多,就可能产生放射反应,从而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每位接受X线诊疗的患者或多或少的经受着X线诊疗带来的额外伤害。因此,在进行X线设备操作方法的教学时,就无法借助志愿者模拟患者来进行实际训练,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模拟,导致参与操作培训的人员不能直观的看到操作结果,从而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医学教学的X线球管模拟装置,使用可见光来替代X线模拟其操作过程,确保参与操作培训的人员能够直观看到操作的结果,提高教学的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医学教学的X线球管模拟装置,包括模拟装置外壳和X线模拟系统,X线模拟系统设置在模拟装置外壳内,由红外图像采集器、可见光图像采集器、可见光图发光装置、激光发光装置、嵌入式系统、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显示屏构成,其中,嵌入式系统分别与红外图像采集器、可见光图像采集器、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连接,第一控制器又分别与可见光图发光装置和激光发光装置连接,第二控制器与显示器连接。
进一步,模拟装置外壳是X线球管外壳。
基于X线在照射中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本实用新型采用可见光来替代X线模拟其操作过程,以嵌入式系统为平台的基础上,将可见光发光装置、可见光视频采集装置、激光发光装置、红外视频采集装置,显示器控制装置,集合为一个模拟系统,并预先 在系统中存入人体各个常用X线摄影部位的X光图像;在使用激光定位后,采用可见光来模拟X光照射人体,并实时采集人体各个部位的可见光及红外视频图像,经行分析判断之后调出对应的X光图像,确保了参与操作培训的人员能够直观的看到操作结果,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X线模拟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中:1、模拟装置外壳,2、X线模拟系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医学教学的X线球管模拟装置,包括模拟装置外壳1和X线模拟系统2,X线模拟系统2设置在模拟装置外壳1内。
如图2所述,X线模拟系统2由红外图像采集器、可见光图像采集器、可见光图发光装置、激光发光装置、嵌入式系统、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显示屏构成,其中,嵌入式系统分别与红外图像采集器、可见光图像采集器、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连接,第一控制器又分别与可见光图发光装置和激光发光装置连接,第二控制器与显示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如图1所示,模拟装置外壳1是X线球管外壳。与之前的模拟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模拟装置外壳1设计为X线球管外壳,提高了其通用性,能够适用于不同的X光种类。
在具体工作中,激光发光装置可以发射激光定位线,模拟实际仪器的定位过程。定位完成之后,可见光发光装置投射出可见光,可见光图像采集装置和红外图像采集装置同时采集图像,嵌入式系统将两幅图像进行处理,判断出结果,并根据判断结果将预先存储的X光图像通过显示器接口输出到显示屏。在整个图像采集、处理、传输的过程中,控制器配合嵌入式系统完成数据采集及处理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基于X线在照射中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的前提下,采用可见光来替代X线模拟其操作过程,以嵌入式系统为平台的基础上,将可见光发光装 置、可见光视频采集装置、激光发光装置、红外视频采集装置,显示器控制装置,集合为一个模拟系统,并预先在系统中存入人体各个常用X线摄影部位的X光图像;在使用激光定位后,采用可见光来模拟X光照射人体,并实时采集人体各个部位的可见光及红外视频图像,经行分析判断之后调出对应的X光图像,确保了参与操作培训的人员能够直观的看到操作结果,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学院,未经徐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55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蓝宝石研磨机
- 下一篇:一种财税部门用便携式发票开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