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单级登高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5501.5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9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士勇;莫晓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慧通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39 | 分类号: | E06C1/39;E06C1/39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登高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插头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移动单级登高平台。
背景技术
图书馆陈列室或超市这类码放大量物品的场合往往需要人攀高,一般这种场合所用的滑动扶梯体积大、分量重、占空间,不方便保存和移动。因此,设计一种占空间小且易移动的登高平台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滑动扶梯不方便保存和移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单级登高平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移动单级登高平台包含壳体、垫圈和三个伸缩滚轮,壳体为无底空腔结构,垫圈设于壳体下边缘,三个伸缩轮柱呈品字形竖直设于壳体内部,伸缩轮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弹簧、支柱、滚轮以及套在所述弹簧和支柱外面的导向套筒,支柱分为上粗下细的两段,导向套筒下部设有供支柱细段穿出的底孔。
通过本技术方案,在壳体上方未站人时,伸缩轮柱中的弹簧会将壳体顶起,使垫圈脱离地面,这样此移动单级登高平台就可以利用底部的三个滚轮进行平移,而不需要搬动;当壳体上方站人时,人的体重会将壳体压下,垫圈压住地面以增加侧向的摩擦力,防止移动单级登高平台侧滑而致人摔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单级登高平台的仰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单级登高平台常态时的半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单级登高平台压缩态时的半剖视图。
图中:
1.壳体 2.垫圈 3.伸缩轮柱
31.弹簧 32.支柱 33.滚轮
34.导向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移动单级登高平台,包含壳体1、垫圈2和三个伸缩轮柱3,壳体1为无底空腔结构,垫圈2设于壳体1下边缘,三个伸缩轮柱3呈品字形竖直设于壳体1内部,所述伸缩轮柱3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弹簧31、支柱32、滚轮33以及套在弹簧31和支柱32外面的导向套筒34,支柱32分为上粗下细的两段,导向套筒34下部设有供支柱32细段穿出的底孔。由此,在壳体1上方未站人时,伸缩轮柱3中的弹簧31会将壳体1顶起,使垫圈2脱离地面,这样此移动单级登高平台就可以利用底部的三个滚轮33进行平移,而不需要搬动;当壳体1上方站人时,人的体重会将壳体1压下(如图3),垫圈2压住地面以增加侧向的摩擦力,防止移动单级登高平台侧滑而致人摔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移动单级登高平台体积小,不占空间;可用塑料制成且为空心结构,质量轻;利用滚轮移动,搬运不费劲。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慧通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慧通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5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梯车改进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温一体化板窗户上滴水干挂扣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