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型医用无纺布吸水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4528.2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9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15 | 分类号: | A61F13/15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医用 无纺布 吸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医用无纺布吸水垫,并且还涉及其制备方法。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各类出血性外伤,对于小伤口直接用创可贴贴于伤口,对于大伤口需要由医院的医务人员清洗伤口,并且进行消毒,然后用纱布包扎,或者贴上各类敷贴。但是已有技术中的敷料如创可贴、纱布或敷贴在伤口出血量较大时往往会出现血液透过纱布或者敷贴的渗漏情形,尤其,在伤口愈合时易与纱布等敷料发生粘连,于是,当伤口愈合并在揭除纱布时,会造成患者疼痛,甚至导致二次出血。
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医用敷料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的如授权公告号CN2438436Y(广谱抗菌贴)、 CN1291704C(一种术后切口敷贴的设计方法)、CN2696662Y(一种术后切口敷贴)、CN200960223Y(自粘性无菌敷贴胶布)、CN201572340U(一种可加药药贴)、CN201879911U(一种自粘性医用敷贴)、公布号CN102166370A(护创敷贴及其制备工艺)、CN202122720U(一种药贴)、CN202235923U(医用敷贴)、公布号CN102267266A(一种用于暖贴的透气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CN202173511U(用于伤口临时护理的防护贴)、CN2512411Y(纳米活性碳纤维医用敷料)、CN2240347Y(抗菌无纺布医用敷料)、CN202605131U(碳纤维纳米银无纺布医用敷料)、CN2313563Y(医用灭菌敷料)和公开号CN1381275A(一种复合型医用无纺布),等等。并不限于例举的这些专利公开的医用敷料均属于带药物功能敷料或称治疗性敷料,因而并不属于医用吸水垫范畴。
属于医用吸水垫范畴的技术信息同样可在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如CN201308581Y推荐有“具有多层吸水结构的医用敷贴”,该专利由四层吸水层和一层保护淋膜纸构成,第一层吸水层位于上下两层无纺布内(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2页第4至8行),该专利结构在患者创口愈合后揭除时或者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更换敷贴时,保护淋膜纸会与伤口出现粘连之虞。又如CN202136483U提供的“医用敷贴”和CN201642330U介绍的“医用无纺布垫巾”同样因结构有失合理而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与创口粘连之虞。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增大吸液能力而藉以避免向外界渗漏、有利于防止与创口粘连而藉以方便揭除并且避免给患者造成疼痛乃至引发二次出血和有益于体现快速的止血效果而藉以缩短医务人员的处置时间的复合型医用无纺布吸水垫。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复合型医用无纺布吸水垫,包括在使用状态下与患者创口接触的防粘连层、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防水透气层和结合于所述防粘连层与防水透气层之间的吸液层,所述的防粘连层为具有防粘连孔的医用无毒级聚乙烯膜,所述的防水透气层为聚氨酯薄膜,所述的吸液层为无纺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防粘连层的克重为15‑20g/㎡;所述的吸液层的克重为90‑300g/㎡;所述的防水透气层的厚度为0.025‑0.04㎜。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防粘连孔为等边三角形孔,并且该等边三角形孔的各边的边长均为0.1‑0.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将聚氨酯膜作为防水透气层并且将无纺布作为吸液层,因而可起到吸液量大并且防止向外界渗漏的作用;由于将具有防粘连孔的医用无毒级聚乙烯膜作为防粘连层,因而能显著减小肌肤的接触面积,在创口愈合后揭除时不仅不会给患者造成疼痛,而且能避免损及创口处的肌肤以及避免引发二次出血现象,此外可有效地缩短医务人员的处置时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将聚氨酯膜作为防水透气层并且将无纺布作为吸液层,因而可起到吸液量大并且防止向外界渗漏的作用;由于将具有防粘连孔的医用无毒级聚乙烯膜作为防粘连层,因而能显著减小肌肤的接触面积,在创口愈合后揭除时不仅不会给患者造成疼痛,而且能避免损及创口处的肌肤以及避免引发二次出血现象,此外可有效地缩短医务人员的处置时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45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纳米银抗感染急救包
- 下一篇:一种可冲洗伤口的负压伤口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