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气炉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4458.0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5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时清;侯国军;刘国学;宫冬青;畅新波;闫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10J3/3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涂连梅 |
地址: | 46701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气炉 进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氧连续固定床造气炉进料装置。
传统富氧连续固定床造气炉的进料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进料仓1、落料口2和锥形阀头3,进料仓1的下部通过落料口2与造气炉4炉腔连通,阀头3与落料口2同轴设置,处在落料口2下方。阀头3在阀杆的带动下可做上下运动。阀头3向上运动,与落料口2相配合,可将落料口2封闭;阀头3向下运动,落料口2打开放料。
对于这种进料装置,阀头3上与落料口2配合的密封面位于阀头3肩部的锥面上,进料时该部位会受到物料的反复冲刷而磨损,易造成密封不严,从而导致气体泄漏,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在阀头3锥面的导向作用下,物料下落时直接冲向造气炉四周,不利于稳定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造气炉进料装置。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造气炉进料装置,包括进料仓、阀头和驱动阀头的阀杆,进料仓下部通过落料口与造气炉炉腔连通,阀头设置在落料口上方,呈锥形,其锥面与底面相交处球面过渡;落料口上沿形状与阀头配合形成阀座。
所述阀座上沿周围沿径向设有多条板筋,有助于均匀落料,减少阀座磨损。
所述进料仓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底部接有布料板。
基于传统造气炉进料装置存在的种种缺陷,本实用新型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改进:
基于传统造气炉进料装置存在的种种缺陷,本实用新型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改进:
首先,调整了阀头的位置。将传统的阀头下置改成了阀头上置,阀头向上移动时落料口打开,向下移动时阀头重重的压在阀座上从而使落料口关闭,保证了闭合时的气密性。
其次,阀座与阀头下沿弧面配合,密封面接触面积大,密封效果好。同时,阀头下沿圆弧过渡,物料沿锥面滑落后呈抛物线状散落至造气炉炉腔中,落料均匀,有利于生产的稳定进行,并且,物料不直接冲刷密封面,可有效减少磨损,防止气体泄漏,延长进料装置的使用寿命。
再次,在侧面进料口加设布料板,能改变物料的落点、减少进料时的冲击力,可进一步保护阀头密封面。在阀座上沿四周设置放射状的板筋,亦有助于提高落料均匀性,降低物料对阀座的冲击。
图1是现有造气炉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造气炉进料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进料仓1、阀头3以及驱动阀头3的阀杆9;进料仓1下部通过落料口2与造气炉炉腔连通,阀头3设置在落料口2上方,呈锥形,其锥面与底面相交处球面(圆弧)过渡;落料口2上沿形状与阀头3配合形成阀座8。阀座8上沿周围沿径向设有多条板筋7,有助于均匀落料,减少阀座8磨损。进料仓1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5,进料口5底部接有布料板6。
进料时,阀头3在阀杆9的带动下向上移动离开阀座8,落料口2打开。物料从进料口5进入,经布料板6引导落在阀座3肩部锥面上,然后沿锥面滑落,进入造气炉炉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44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