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自动灌溉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4075.3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2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利;周洪;刘旭明;吴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蒋家华;查俊奎 |
地址: | 21116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自动 灌溉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及检测技术、信号处理与电气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自动灌溉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非常缺少的国家之一,人均占有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缺乏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据统计,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消耗的淡水量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水资源的匮乏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和困难。水分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需条件,在农业灌溉中,人们通常根据种植的经验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不能及时或不能精确地控制浇水的多少,往往造成大水漫灌,在很大程度上白白地浪费掉一大部分水资源,同时过多地增加水分补给反而不利于农作物生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采集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自动化灌溉技术在农业灌溉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农田、农作物大棚和城区绿化采用的都是手动或半自动灌溉方式,这种方式存在着诸如浪费水资源,增加灌溉的劳动强度,缺乏灌溉科学性等诸多弊端。在农业灌溉中采用智能自动灌溉技术,不仅能够大大节约水资源、降低灌溉的劳动强度,而且在保障农作物科学水分补给、提高灌溉设备的使用率、提高管理水平和作物产量等方面都大有益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自动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能根据农作物的土壤温湿度、农作物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不同需求、大气的温湿度及风速等因素进行自动化灌溉,既节省了劳动力资源、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又提高了灌溉设备的使用率、确保了农作物的科学生长。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包括信号处理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相连的风速检测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相连的大气温度检测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相连的大气湿度检测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相连的至少一个的土壤温湿度检测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相连的喷灌驱动模块,与喷灌驱动模块相连的喷灌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相连的流灌驱动模块和与流灌驱动模块相连的流灌模块。
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信号处理模块相连的用于显示当前时间并循环显示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和土壤温湿度的显示模块。
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输入端与风速检测模块相连输出端与信号处理模块相连的用于将检测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风速信号A/D转换模块。
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输入端与大气湿度检测模块相连输出端与信号处理模块相连的用于将检测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大气湿度信号A/D转换模块。
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土壤温湿度检测模块的数量为二。
有益效果
1、系统能检测大气温度、湿度和各测量点的土壤温湿度并实时显示。系统还能显示当前时间。
2、系统根据当前时间确定农作物生长期,并根据农作物生长期和测量的大气温湿度、确定灌溉的土壤湿度阈值,结合各测量点的土壤温湿度确定是否进行灌溉。
3、系统根据测量的风速确定灌溉方式,当风速低于一定数值系统采用喷灌,当风速高于一定数值系统采用流灌。
4、本实用新型控制技术相对成熟,涉及到的电子元器件较为便宜,安装简单。系统能根据大气的温湿度及风速、农作物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不同需求和农作物的土壤温湿度等因素进行自动化灌溉,既降低了灌溉劳动强度、确保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了灌溉设备的使用率,又提高了农作物补水的科学性,促进了农作物的科学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大气温度检测模块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大气湿度检测模块。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土壤温湿度检测模块。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喷灌驱动模块。
其中,1、信号处理模块,2、风速检测模块,3、风速信号A/D转换模块,4、大气温度检测模块,5、大气湿度检测模块,6、大气湿度信号A/D转换模块,7、土壤温湿度检测模块,9、显示模块,10、喷灌驱动模块,11、喷灌模块,12、流灌驱动模块,13、流灌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1-5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40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