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硅触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2151.7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5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马松林;李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星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72 | 分类号: | H03K17/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1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硅 触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控硅触发器。
背景技术
半导体功率器件可控硅已在电控领域或广泛应用,传统的可控硅触发器采用脉冲变压器原理构成,应用很广泛,但在电磁起重设备中需要精确调节可控硅触发角,达到精确调节励磁电压的目的,由于脉冲变压器参数不一致,导致可控硅导通角不一致,结果造成励磁电压不稳定;脉冲变压器采用磁耦合方式,磁体的导磁率不能做到一致,导致耦合度的差异,导致触发电压不一致;变压器耦合方式触发器为双向器件即正向和反向都可以耦合,结果造成高次谐波耦合到原边造成触发不可靠;由于变压器耦合的结构的限制,应用时需多组电源供电才能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光电隔离转换技术和可控硅阳极电压调节技术,可以直接和弱电触发信号连接,解决强、弱电之间的隔离、去掉副供电电源、提高触发脉冲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控硅触发器,包括触发信号输入电路、线性稳压电路和触发信号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系统中设置了光电隔离电路一和阳极电压变换电路一。光电隔离电路由光电耦合器MC1、三极管T1、电容C2、C3和电阻R4、R5组成;光电耦合器MC1的1、2脚,并联电阻R2、R3、电容C1,1脚串联电阻R1和触发信号S1,3、4脚并联电容C2和电阻R4,4脚接电阻R5、R6一端,5脚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阳极电压变换电路中的三极管T2发射极和电阻R9、R8的一端;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电容C3、电阻R5另一端、电阻R7一端、可控硅控制极G2;阳极电压变换电路一由功率三极管T4、T2、二极管D1、电阻R9~R12组成;功率三极管T4的1脚接电阻R11、R10、R12一端和三极管T2的集电极;2脚接电阻R11、二极管D1一端,3脚接电阻R9、R10另一端和三极管T2的基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彻底解决了强、弱电之间隔离问题,使用简单方便;去掉了副供电电源,提高了触发脉冲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图1是可控硅触发器的原理框图;
图2是图1的电气原理图。
图中:1-触发信号输入电路;2-光电隔离电路一;2-1-光电隔离电路二;3-阳极电压变换电路一;3-1-阳极电压变换电路二; 4-线性稳压电路;5-触发信号输出电路;MC1、MC2-光电耦合器;T4、T14-功率三极管; T1、T2、T11、T12-三极管;D1、D2-二极管; C1 ~ C6-电容;S1、S2-触发信号;R1~R25-电阻;A1、A2-可控硅阳极;G1、G2-可控硅控制极;K1、K2-可控硅阴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附图,一种可控硅触发器,包括触发信号输入电路1、线性稳压电路4和触发信号输出电路5,其特征在于在系统中设置了光电隔离电路2和阳极电压变换电路3。光电隔离电路2由光电耦合器MC1、三极管T1、电容C1、C2、C3和电阻R4、R5组成;光电耦合器MC1的1、2脚,并联电阻R2、R3、电容C1,1脚串联电阻R1和触发信号S1,3、4脚并联电容C2和电阻R4,4脚接电阻R5、R6一端,5脚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阳极电压变换电路3中的三极管T2发射极和电阻R9、R8的一端;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电容C3、电阻R5另一端、电阻R7一端、可控硅控制极G2;阳极电压变换电路一3由功率三极管T4、T2、二极管D1、电阻R9~R12组成;功率三极管T4的1脚接电阻R11、R10、R12一端和三极管T2的集电极;2脚接电阻R11、二极管D1一端,3脚接电阻R9、R10另一端和三极管T2的基极。电路系统中还设有光电隔离电路二(2-1)和阳极电压变换电路二(3-1);光电隔离电路二(2-1)中的光电耦合器MC2的1、2脚并联电阻R15、R13、电容C6,1脚串联电阻R14和触发信号S2,3、4脚并联电容C5、电阻R17,4脚接电阻R18、R16一端,5脚接三极管T11集电极、阳极电压变换电路二(3-1)中的三极管T12发射极和电阻R21、R19一端;三极管T11的发射极接电容C4、电阻R16的另一端、电阻R20和可控硅控制极G1;阳极电压变换电路二(3-1)的功率三极管T14的1脚接电阻R22、R24、R23一端和三极管T12的集电极,2脚接二极管D2一端和电阻R23另一端。二极管D2接可控硅阳极A1和电阻R8、R13另一端和可控硅阴极K2,电阻R19、R25另一端接可控硅阴极K1。
本专利解决技术问题的原理是:采用光电隔离电路一2和光电隔离电路二2-1构成光电转换,做到触发信号和强电完全隔离,代替已有技术的磁耦合。采用线性稳压电路4的线性调节稳压技术,解决阳极电压可以做到副边供电电源问题,代替已有技术的触发器供电电源。通过上面的技术措施,解决了可控硅触发器参数误差较小的目标和触发角不一致的问题,从而彻底解决励磁电压不稳的技术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星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星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21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