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81912.7 | 申请日: | 2013-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1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绍鹏;俞小莉;邱斌斌;吴志军;刘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K21/00 | 分类号: | B62K2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动自行车 电动 助力 转向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以零排放无污染、低噪音、低能耗、方便快捷等优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保有量逐年上升,但是由其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大幅度攀升。究其原因,除了超速行驶、占道行驶等违法行为外,还有一些自身结构性能上存在的缺陷。针对电动自行车由于两轮触地的结构不稳定性和转向轻便导致其行驶稳定性差这一缺点,借鉴汽车电子助力转向控制,实现适合电动自行车的EPS,可以提高其转向操纵稳定性及行驶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
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包括转向手把、转向输入轴、转矩传感器、减速机构、转向输出轴、转向轮、车速传感器、电子控制装置、助力电机及电磁离合器;转向手把、转向输入轴与转矩传感器顺次相连,助力电机、电磁离合器、减速机构、转向输出轴、转向轮与车速传感器顺次相连;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包括相连接的助力特性控制器和电流控制器,控制装置接收转矩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信号,通过控制助力电机及电磁离合器实施电动助力转向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以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为参考,针对电动自行车所设计的特色化助力转向系统,现有电动自行车上还未装配此系统,相对于传统电动自行车,增加了车速传感器、转矩传感器、助力电机、电子控制装置、电磁离合器、减速机构等。电动自行车根据车速传感器和转矩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决定助力电机的旋转方向和电流大小,从而完成实时控制助力转向。提出了新颖的电动自行车助力控制方法,依据车速、驾驶员施加的转向转矩及转矩变化率选取不同的助力特性,低速行驶时进行正向助力控制,中高速行驶时进行反向助力控制。特别是在电动自行车中高速行驶时,依据设定的转向转矩阀值及转矩变化率阀值开启反向助力控制,可以防止由于驾驶员施加的转向转矩过大或转向过急等引起的电动自行车的侧滑或侧翻,提高行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是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助力特性曲线图;
图中:转向手把1、转向输入轴2、转矩传感器3、减速机构4、转向输出轴5、转向轮6、驾驶员施加的转向转矩信号7、车速传感器8、车速信号9、电子控制装置10、电流控制信号11、电机反馈电流12、助力电机13、电磁离合器14、电磁离合器控制信号15、助力特性控制器16、目标电流17、电流控制器18、助力转矩1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考图1和图2,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包括转向手把1、转向输入轴2、转矩传感器3、减速机构4、转向输出轴5、转向轮6、车速传感器8、电子控制装置10、助力电机13及电磁离合器14;转向手把1、转向输入轴2与转矩传感器3顺次相连,助力电机13、电磁离合器14、减速机构4、转向输出轴5、转向轮6与车速传感器8顺次相连;所述电子控制装置10包括相连接的助力特性控制器16和电流控制器18,控制装置10接收转矩传感器3和车速传感器8信号,通过控制助力电机13及电磁离合器14实施电动助力转向功能。
参考图3和图4,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方法是由车速传感器8检测到的车速信号9和转矩传感器3检测到的驾驶员施加的转向转矩信号7输入到电子控制装置10,根据电子控制装置10中的助力特性控制器16进行正向助力和反向助力控制,产生助力电机目标电流17,助力电机目标电流17与电机反馈电流12的偏差值通过电流控制器18处理后控制助力电机13产生助力转矩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19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凝胶注模用陶瓷浆料的流动性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