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力悬浮轴承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81347.4 | 申请日: | 2013-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6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传科 |
| 主分类号: | F16C32/04 | 分类号: | F16C32/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493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力 悬浮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磁力悬浮轴承。
背景技术
现有轴承一般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它们在传动中克服摩擦力均需要消耗一定的功率,为减少摩擦,又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润滑,由于传动件之间磨损,轴承部分需要定期检修和更换,功率消耗大,维修费用高,使用中安全系数低,容易损坏,甚至酿成一定的事故,另外,传统的机械转动结构一般由轴和外壳组成,为了减少机械摩擦,在轴与外壳之间安装轴承,其此种方法需要润滑油,噪音比较大,机械磨损大,使用不够环保,运行速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磁力悬浮轴承,其设计结构合理、在工作中避免产生噪音,转速高,不需润滑,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力悬浮轴承,包括外壳和轴,外壳上开设有中心孔,轴通过中心孔穿过外壳,轴上设置有内磁铁,外壳的中心孔上圆周径向向心分布有外磁铁,所述的外磁铁的磁极极性与相邻面上的内磁铁的磁极极性相同,所述的轴通过外磁铁和内磁铁之间的磁极间斥力悬浮于外壳上的中心孔内。
为了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需要,并且使用在不同领域,所述的外壳与轴相接触的交界面的横向截面形状呈弧形或三角形或梯形,还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磁力悬浮轴承,将外壳与轴之间采用磁力的作用进行悬浮实现转动,避免出现外壳与轴之间的机械接触传动,从而提高了转速,能够实现高转速运转,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噪音、没有污染,不需要润滑,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轴,3.内磁铁,4.外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磁力悬浮轴承,包括外壳1和轴2,在外壳1上开设有中心孔,轴2通过中心孔穿过外壳1,外壳1与轴2相接触的交界面的横向截面形状呈三角形,轴2内设置有内磁铁3,外壳1的中心孔上圆周径向向心分布有外磁铁4,外磁铁4的磁极极性与相邻面上的内磁铁3的磁极极性相同,轴2通过外磁铁4和内磁铁3之间的磁极间斥力悬浮于外壳1上的中心孔内。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磁力悬浮轴承,包括外壳1和轴2,在外壳1上开设有中心孔,轴2通过中心孔穿过外壳1,外壳1与轴2相接触的交界面的横向截面形状呈弧形,轴2内设置有内磁铁3,外壳1的中心孔上圆周径向向心分布有外磁铁4,外磁铁4的磁极极性与相邻面上的内磁铁3的磁极极性相同,轴2通过外磁铁4和内磁铁3之间的磁极间斥力悬浮于外壳1上的中心孔内。
实施例3:
如图5和图6所示的一种磁力悬浮轴承,包括外壳1和轴2,在外壳1上开设有中心孔,轴2通过中心孔穿过外壳1,外壳1与轴2相接触的交界面的横向截面形状呈梯形,轴2内设置有内磁铁3,外壳1的中心孔上圆周径向向心分布有外磁铁4,外磁铁4的磁极极性与相邻面上的内磁铁3的磁极极性相同,轴2通过外磁铁4和内磁铁3之间的磁极间斥力悬浮于外壳1上的中心孔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磁力悬浮轴承,轴2在外壳1中转动时,通过外磁铁4和内磁铁3相同极性的磁极间的斥力悬浮于外壳1上的中心孔内,从而实现外壳1与轴2之间相邻面的机械隔离,使轴2与外壳1不存在机械接触,从而使轴实现高转速转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传科,未经张传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13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茶叶碎切装置
- 下一篇:姜蒜调味油加工油水分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