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温冷箱的密封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1182.0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7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全;易希朗;杨永淑;傅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6 | 分类号: | F17C13/06;F16J1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钱成岑 |
地址: | 641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密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温冷箱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低温冷箱是在气体低温分离或液化装置中,将低温设备及管道系统布置在一个钢结构的壳体内,并填充保冷材料,如膨胀珍珠岩(俗称珠光砂)或矿渣棉等,从而形成的一个集中保冷结构。包括空气分离装置冷箱、乙烯冷箱、丙烯冷箱、LNG冷箱和NGL冷箱等。壳体将冷箱内部隔绝为一密闭空间,正常工作过程,要先将冷箱内设备、绝热材料等空隙处“湿空气”用干燥密封气置换,同时,为防止冷箱内在正常运行时,低温设施处密封气受冷收缩,冷箱内形成负压,导致外围湿空气进入,引起保冷性能恶化或结构破坏,需在冷箱内设置干燥密封气充气结构,并使冷箱内密封气压力保持在50~600Pa.G的正压。
传统的密封气结构是在冷箱内布置若干圈环状密封气管道,并在管道上开孔(Φ1~2),外用细黄铜丝网、不锈钢丝网或玻璃纤维布双层包覆包扎。由于黄铜丝网一段时间后出现发黑、脆断;且黄铜丝网、不锈钢丝网或玻璃纤维布包覆在管道上容易滑脱,以及在后续的系统试压检漏、裸冷试车、拆除脚手架、装入绝热材料等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密封气管包覆层的损伤和局部损坏,以致膨胀珍珠岩进入,阻塞密封气管道,导致冷箱保冷性能的劣化,冷箱壳体外表面出现大面积凝露结霜甚至冻裂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密封性能更好,效果更稳定可靠的低温冷箱的密封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低温冷箱的密封气系统,包括冷箱,还包括设于所述冷箱外的密封气源,设于所述冷箱内与所述密封气源连通的若干供气管,所述各供气管靠近所述冷箱内壁竖直设置,并用横管连通,所述供气管上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密封气喷嘴,所述喷嘴为微孔喷嘴。
上述方案中,由于冷箱钢制壳体是阻隔外部湿空气进入冷箱的第一道屏障,但这一庞大的钢结构并不是一个严格密闭的结构,壳体结构的连接焊缝、管道及其它仪表线缆穿出冷箱结构等处都可能存在外界空气漏入的通道。这样,就需从冷箱外部向冷箱内充入干燥氮气或其他干燥的低沸点气体,让冷箱内保持50~600Pa.G的微正压,以便阻隔外部潮湿空气的侵入;本方案,采用由喷嘴送入的干燥氮气或其他干燥的低沸点气体,在紧靠冷箱壳体内侧形成气体与珠光砂混成的屏蔽幕层,这层几乎无隙的屏幕是阻隔外部空气进入的有效屏障,有效地隔断了冷箱冷量的外漏,从而避免冷箱面上结霜、冻裂等事故的发生;同时,采用有均匀的微细通道的微孔喷嘴作为冷箱内各供气口的送气元件,在保证气流通过的同时,又能有效阻挡冷箱保冷用的各粒径的膨胀珍珠岩进入,保证供气管道的畅通。冷箱密封气供气流程:密封气源→调压阀→冷箱供气管→喷嘴→冷箱内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密封气喷嘴喷射方向平行其邻旁的所述冷箱内壁。
上述方案中,由喷嘴送入的干燥氮气或其他干燥的低沸点气体,在紧靠冷箱壳体内侧形成气体与珠光砂混成的屏蔽幕层,气体平行冷箱内壁喷射,可尽量避免气流喷射至冷箱内壁或冷箱内部结构上,避免冷量的接触传递而损失。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横管上设有若干密封气喷嘴。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供气管为紧靠所述冷箱的立柱的气管。作为优选方式,所述供气管上的喷嘴间间隔2.5-6米。
上述方案中,对大截面冷箱,立柱为H型钢、槽钢、I型钢,采用单独气管供气(优选位于冷箱四角立柱),总管上每隔2.5-6米高处加装喷嘴,还可每隔一定高度,中间用横管相互连通,横管上根据长度情况向下加装喷嘴;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供气管为所述冷箱的四角立柱。所述供气管上的喷嘴间间隔2.5-3米。
上述方案中,对小截面冷箱,喷嘴加装在四角立柱上,间距为2.5-3米,底部位置还可用横管连通进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密封性能更好,效果更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Q-Q剖视图;
图中,1为冷箱,2为供气管,3为喷嘴,4为喷嘴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1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哨子灯
- 下一篇:一种运用在叉抱车液压控制器上的自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