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1054.6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1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4 | 分类号: | B60N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交通领域的科技发展,座椅使用者监测作为乘员安全提醒、舒适系统功能展开等领域的应用要求,越来越得到市场的重视。
采用压力开关元件通过座椅对来自椅面的人体压力的存在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地感知座椅使用者的存在,实现使用者存在探测的功能。
此类座椅压力开关产品的一个简单应用,就是将一个箔型开关或微动开关元件布置于车辆座椅内部的承载骨架与坐垫发泡垫之间。当人体臀部压力作用到座椅海绵承载垫的椅面时,人体重量施压在此人体开关上,进而触发相应开关元件的传感触点,使之产生通断特性的电路输出特征。
然而,此类应用往往由于坐垫承载垫与座椅骨架底盆组装而产生的预压力的影响,极易于造成对于安装于二者之间的箔型压力传感开关产生过分的预压力作用,进而造成箔型压力传感开关的误触发。
因此,如何减小来自于箔型压力传感开关模组顶部的坐垫承载垫的预压力,减少箔型压力传感开关被误触发的可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以减小来自于箔型压力传感开关模组顶部的坐垫承载垫的预压力,减少箔型压力传感开关被误触发的可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骨架底盆、坐垫承载垫、箔型压力传感开关以及设置于座椅骨架底盆和坐垫承载垫之间的箔型压力传感开关模组,所述箔型压力传感开关上设有若干中空导电压力传感单元,经连接导线引出与外部回路连接,所述箔型压力传感开关模组面向所述坐垫承载垫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凸起模块,所述箔型压力传感开关平置于所述箔型压力传感开关模组之上,且位于由所述凸起模块围成的凹形区域。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所述箔型压力传感开关模组通过双面胶粘贴固定在所述座椅骨架底盆之上;或者,所述凸起模块通过双面胶粘贴固定在所述坐垫承载垫的底面。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所述凸起模块呈现平面展开结构。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在所述箔型压力传感开关的上方设置有柔软垫层。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在所述柔软垫层上方设置有硬板承压层。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所述柔软垫层为薄海绵层。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在所述箔型压力传感开关模组上设置若干定位销,与开设在所述箔型压力传感开关上的定位孔洞相配合。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当坐垫承载垫与座椅骨架底盆组装完成后,箔型压力传感开关及箔型压力传感开关模组夹持于二者之间。如果箔型压力传感开关模组没有若干呈现分布排列特征的凸起模块,坐垫承载垫的底面会直接压触在箔型压力传感开关之上,极易于造成中空导电压力传感单元的受压,产生非人体乘用状态的误触发。
当箔型压力传感开关模组上存在若干呈现分布排列特征的凸起模块时,其自身呈凹面特征的底部涵容箔型压力传感开关,其通过呈包围或基本包围或周边分布排列的凸起模块,来支撑上部的坐垫承载垫。使得在非载人受力 情况下,来自坐垫承载垫的预压力被凸起模块所承载,减缓或消除了对箔型压力传感开关的直接施压作用,避免了产生非人体乘用状态的误触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以减小来自于箔型压力传感开关模组顶部的坐垫承载垫的预压力,减少箔型压力传感开关被误触发的可能。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10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PAR 灯
- 下一篇:多功能点读笔及其点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