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粉尘上带的钣金件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0758.1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9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廉小强;陈志挺;余昌亮;陈端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蓝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119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科技东***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尘 钣金件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粉尘上带的钣金件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钣金件冲压模具的结构为:通过上模板及上连接板安装在冲压设备上的上模,和通过下模板及下连接板安装在冲压设备上的下模,工作时,冲压设备带动下,实现上、下模结合和分离的动作对钣金件进行冲压。现有车身钣金件冲压模具的修边通常是一次修边完成,即修边刀和废料二次切断刀同时进行切断动作,并且该切断动作是在贴近模具型腔边上完成,由于钣金件的冲压为高速机械冲压,切断产生的粉容易随着滑块运动上带到模具型腔内,压上零件成品面,影响外观面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粉尘上带的钣金件冲压模具,能够避免废料切断后产生的粉尘上带到型腔,影响零件成品外观品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粉尘上带的钣金件冲压模具,包括一上模以及与上模对应设置的一下模,所述上模设置有两排二次切上废料刀,所述下模设置有两排二次切下废料刀,所述二次切上废料刀与二次切下废料刀一一对应,所述下模内部设有型腔,所述型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修边刀,所述下模的修边刀分别通过至少一导滑机构与对应的二次切下废料刀相连,各所述二次切下废料刀朝外一侧设置有一止挡杆。
进一步地,所述导滑机构与二次切下废料刀的个数一致,且所述导滑机构与二次切下废料刀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各所述修边刀与对应的二次切下废料刀的距离为
170-19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将钣金件冲压模具的二次切上废料刀与二次切下废料刀外移,再通过导滑机构与修边刀相连,经过修边刀修边处理后的一整块废料通过导滑机构滑出型腔外,到达二次切下废料刀处,同时止挡杆将整块废料挡住,再由上模带动二次切上废料刀下切且二次切下废料刀上切,将整块废料切断,该切断过程远离型腔,能够避免切断后产生的粉尘上带到型腔,影响零件成品外观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下模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防粉尘上带的钣金件冲压模具,包括一上模1以及与上模1对应设置的一下模2,所述上模1设置有两排二次切上废料刀11,所述下模2设置有两排二次切下废料刀21,所述二次切上废料刀11与二次切下废料刀21一一对应,所述下模2内部设有型腔22,所述型腔2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修边刀23,所述下模2的修边刀23分别通过至少一导滑机构24与对应的二次切下废料刀21相连,各所述二次切下废料刀21朝外一侧设置有一止挡杆25。
所述导滑机构24与二次切下废料刀21的个数一致,且所述导滑机构24与二次切下废料刀21一一对应设置。
各所述修边刀23与对应的二次切下废料刀21的距离为170-190mm。
本实用新型将钣金件冲压模具的二次切上废料刀11与二次切下废料刀21外移,再通过导滑机构24与修边刀23相连,经过修边刀23修边处理后的一整块废料通过导滑机构24滑出型腔22外,到达二次切下废料刀21处,同时止挡杆25将整块废料挡住,再由上模1带动二次切上废料刀11下切且二次切下废料刀21上切,将整块废料切断,该切断过程远离型腔22,能够避免切断后产生的粉尘上带到型腔22,影响零件成品外观品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蓝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蓝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07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总线嵌入式处理装置
- 下一篇:抗干扰的通讯接口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