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向料液中添加添加剂的进料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0615.0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3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徐犹龙;林寅;侯丹英;奚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料液中 添加 添加剂 进料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向料液中添加添加剂的进料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会用到有毒且易挥发的原料。例如,在聚氨酯组合料的生产过程中就需要在主料中添加不止一种添加剂作为助剂。助剂可以包括扩链剂、交联剂、表面活性剂、阻燃剂、发泡剂、颜料和填料等等。其中常用的发泡剂HCFC-141b(一氟二氯乙烷)沸点极低(在1atm下为32.05℃),在室温下极易挥发,
业内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常规的进料孔向主料中倾倒添加剂,这种常规的添加剂的进料方法会造成低沸点添加剂的过量挥发,造成物料损失;并且,由于大部分化学添加剂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所以传统的添加剂的进料方法也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危害;同时,传统的添加剂的进料方法造成的含氟添加剂挥发也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向料液中添加添加剂的进料装置和系统,其中,在向料液中添加添加剂时,利用包含进料软管和快速接头的进料装置来添加添加剂,从而减少了添加剂的挥发,降低了物料损失,避免了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的危害,同时减少了对臭氧层的破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向料液中添加添加剂的进料装置,该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软管;包括进料阀门的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料软管相连,所述快速接头的第二端具有用于与用于容纳添加剂的料桶连接的螺纹结构。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向料液中添加添加剂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容纳料液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具有进料口;容纳添加剂的料桶;以及上述用于向料液中添加添加剂的进料装置;在向所述反应釜中的料液中添加添加剂时,所述进料软管穿过所述进料口插入到所述反应釜中,所述快速接头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螺纹结构与所述料桶相连,并且所述进料阀门被打开。
优选地,所述进料软管插入到所述反应釜中的料液的液面以下。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反应釜中的料液进行搅拌的搅拌叶片。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冷水供给装置和设置在所述反应釜的外壁上的冷却管道。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管道的外部的保温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向料液中添加添加剂的进料装置和系统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减少了添加剂的挥发,降低了物料损失,避免了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的危害,同时减少了对臭氧层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向料液中添加添加剂的进料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向料液中添加添加剂的进料装置和系统。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对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可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介绍的特定实施例。相反,可以考虑用下面的特征和要素的任意组合来实施本实用新型,而无论它们是否涉及不同的实施例。因此,下面的方面、特征、实施例和优点仅作说明之用而不应被看作是权利要求的要素或限定,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提出。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向料液中添加添加剂的进料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进料软管1,包括进料阀门的快速接头2,容纳料液的反应釜3,容纳添加剂的料桶4,在反应釜的顶部具有进料口5,在反应釜的底部可以设置有卸料阀10。快速接头2的第一端与进料软管1相连,快速接头2的第二端通过螺纹结构与容纳添加剂的料桶4连接。其中,进料软管1和快速接头2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向料液中添加添加剂的进料装置。
在向反应釜3中的料液中添加添加剂时,进料软管1穿过进料口5插入到反应釜3中,快速接头2的第二端通过螺纹结构与料桶4相连,并且进料阀门被打开。
进料软管1优选地插入到反应釜3中的料液的液面以下。从而进一步减少添加剂的挥发。
该系统还包括用于对反应釜3中的料液进行搅拌的搅拌叶片6。从而加速添加剂的溶解,减少其挥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06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法冶炼配套设备
- 下一篇:磷酸三乙酯自动减压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