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科用多功能囊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0517.7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7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飞;杨文华;郑银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文飞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科用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鼻科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鼻科用多功能囊管。
背景技术
鼻内镜手术已经是鼻科最常见的手术。目前国内县级以上医院基本普及。然而鼻内镜手术术中尚存在以下问题:鼻内镜镜头常被患者的呼吸气雾凝聚及鼻部血液粘附,从而遮挡视野。术中鼻腔血液流向后鼻孔,导致病人误吞血液。因此,术者需要频繁取出内镜去擦拭镜头,并应用吸引器吸除鼻腔血性分泌物。即使经验丰富的医生,一台手术下来亦要擦拭镜头几十次。非常的繁琐。增加了手术时间。若病人误吞咽血性分泌物,常会引起胃肠道不适。此外,病人在术中术后一段时间基本不能用鼻呼吸。必须张口呼吸。绝大多数人非常的不适应。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无一能够系统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或者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能在术中及时吸出鼻腔的血性分泌物,又能阻止血性分泌物流向鼻咽部的鼻科用多功能囊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鼻科用多功能囊管,包括囊体、导气管、气囊、单向气阀、吸引管和导气管口,所述吸引管套接在导气管的外部,所述导气管后端贯穿气囊,所述导气管口设置在导气管后端并露于气囊外,所述吸引管后端连接气囊。
优选地,所述导气管和囊体的前端为圆滑表面。
优选地,所述吸引管上有若干开口。
优选地,所述吸引管和导气管为透明、弹性良好的医用硅橡胶管。
优选地,所述气囊为医用乳胶气囊或者医用聚氨酯气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吸引管放在下鼻道,因鼻科手术绝大部分在鼻腔外侧壁进行,故此将吸引管放在下鼻道并不会妨碍手术。吸引管在术中能够及时吸出鼻内血液,避免了血液污染镜头及影响手术视野,保证了手术视野清晰;气囊通过打气填充鼻咽腔,并压迫软腭、堵塞后鼻孔以减少流入咽部的液体,这样就避免了病人误吞血液;术中病人无需张嘴呼吸,可通过导气管自然经鼻呼吸。术后鼻腔常常需要填塞,可气囊放气后保留二天,使得病人在填塞时亦可自然呼吸。
本实用新型也可应用于鼻咽部出血的治疗,使用时,向气囊打入冷的生理盐水,压迫并收缩血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能在术中吸出鼻腔的血性分泌物,同时又能阻止血性分泌物流向鼻咽部;而且术中可通过导气管自然经鼻呼吸,不必张口呼吸;术后可保留气囊二天,不影响术后的经鼻呼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气管,2.囊体,3.气囊,4.单向气阀,5.吸引管,6.导气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鼻科用多功能囊管,包括囊体2、导气管1、气囊3、单向气阀4、吸引管5和导气管口6,吸引管5套接在导气管1的外部,导气管1后端贯穿气囊3,导气管口6设置在导气管1后端并露于气囊3外,吸引管5后端连接气囊3。导气管1的前端和囊体2的前端均为圆滑表面。吸引管5上有若干开口。吸引管5和导气管1为透明、弹性良好的医用硅橡胶管。气囊3为医用乳胶气囊或者医用聚氨酯气囊。
本实用新型中吸引管和导气管的直径可根据手术需求进行调整调整,既不同年龄患者选择不同大小型号的吸引管和导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多样。即可发挥术中吸血功能;可避免血液流向鼻咽部;发挥术中封闭鼻咽部作用,避免气雾凝聚镜头上,避免了镜头模糊,术中可自然通气。术后保留到拔鼻腔填塞物,不影响鼻自然呼吸。采用本鼻腔内压迫止血囊,病人可用鼻自然呼吸,其操作简单,囊壁与鼻腔壁压迫接触完全、均匀。可向内打入冰水能充分发挥冷敷止血功能,迅速止血。本实用新型生产成本低廉,且一次性使用,不易感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文飞,未经杨文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0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半导体集成制造生产线中的连续干燥模块
- 下一篇:连续式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