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型化发光二极管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0437.1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3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唐德龙;魏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孔凡亮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型化 发光二极管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型化发光二极管透镜,特别是指一种可降低透镜厚度且利于制造,并提供较佳之配光之薄型化发光二极管透镜。
背景技术
现有透镜结构用于发光模块居多,而随着科技进步,发光模块不断地发展为更薄、轻、小,且同时仍须发出配光效果良好之发光光源。一般来说,为了符合实际照明需求而调整照射范围及平均光强度时,发光二极管光学透镜需进一步调整厚度或出光面之径宽。
如图1、图2所示,其为已知发光二极管透镜之实施例一之光迹图、配光曲线图及幅照度图,已知之透镜本体900可结合发光二极管发射光源,如图所示,其在发光光源中心(ω=0°)具有最大光强度约为2000烛光(cd),在X-Z平面上,中心位置的最大的光照度约为2000勒克斯(lux)。然而已知之透镜之厚度较厚,因此应用于发光模块时,其整体厚度亦会相对增加,因此造成发光模块之尺寸受到进一步限制。
如图3、图4所示,其为已知发光二极管透镜之实施例二之光迹图、配光曲线图。比对图1及图3可发现本实施例中的透镜本体800薄于前一透镜本体900,也就是说将前一透镜本体900削薄即可取得本实施例之透镜本体800。
请一并参阅图3、图4,如图所示,透镜本体800虽减少透镜厚度、重量及体积,然其在发光光源中心(ω=0°)最大光强度约为1300烛光(cd),在X-Z平面上,中心位置的最大的光照度约为1400勒克斯(lux)。也就是说,若将已知透镜径行削薄,虽可大幅度地减少透镜厚度、重量及体积,然却造成设计难度增加,照射范围及效果亦无法达到要求。
因此,以需求来说,设计一个薄型化发光二极管透镜,可比一般制造透镜使用更少材料、降低重量并缩小体积,同时可结合发光二极管发出较佳之配光,已成市场应用上之一个刻不容缓的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已知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可减少制造透镜之用料,且仍可提供较佳之配光,以解决已知技术之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提出一种薄型化发光二极管透镜,具有一透镜本体,且该透镜本体之一端形成一出光面,另一端形成一容置室,该容置室具有一主容置室及环绕该主容置室设置之至少一次容置室而使该主容置室及该次容置室呈同心圆放射状排列,且该次容置室呈圆形之沟槽状。
在一实施例中,该主容置室由一侧壁面连接围绕一底面设置而成,其中该底面相对该透镜本体呈平面状、凸弧状或凹弧状。而薄型化发光二极管透镜更包含一扩散部,连接该透镜本体而环绕该出光面设置,其中该扩散部之表面设有复数个凸肋。并且,该出光面设有复数个凸粒而呈网点状分布。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次容置室数量为二个,且该出光面之中心区域朝该透镜本体凹陷而形成一偷料孔。其中,该偷料孔处之该出光面相对该透镜本体呈凸弧状并设有复数个凸粒而呈网点状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再提出一实施例,该次容置室数量为二个,且该出光面朝该透镜本体凹陷,并于中心区域设有复数个凸粒而呈网点状分布。
为让本实用新型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之光迹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之配光曲线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之光迹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之配光曲线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光迹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配光曲线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光迹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配光曲线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之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之光迹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之配光曲线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之立体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实用新型之薄型化发光二极管透镜之实施例,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之相同组件以相同之符号标示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0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