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加油口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0218.3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2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瞿红维;马良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5 | 分类号: | B60K1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加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汽车加油口门。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加油口门是遮挡在汽车油箱加注口上面的一个部件,主要供加油枪进出,具有防盗和装饰的作用。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加油口门为塑料加油口门,塑料加油口门与钣金的连接均采用卡接的安装形式,但是由于卡接结构的限制导致加油口门在车身上的安装定位和拆解过程繁琐,严重影响了加油口门的总装装配效率以及加油口门的可更换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卡接和拆卸简单方便的汽车加油口门,解决了加油口门在汽车总装线上装配时安装过程复杂、定位困难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加油口门拆卸换件过程的复杂性及不易操作性,提高了加油口门的整体拆装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加油口门,包括加油口门上盖和加油口门底座分总成,所述加油口门上盖和所述加油口门底座分总成通过弹簧装配到一起,并整体卡接在汽车的侧围外板和后侧围内板上。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加油口门上盖由一体成型的加油口门锁止模块、铰链臂和加油口门上盖面板组成。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加油口门底座分总成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通过双色注塑成型形成所述加油口门底座分总成。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底座的外表面上部设置有相对的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所述加油口门底座分总成通过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卡接在侧围外板上。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底座之间均存在预设距离的间隙,所述预设距离与所述侧围外板的厚度相同,在所述加油口门底座分总成卡接在侧围外板上时,所述侧围外板位于所述间隙内。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底座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加油口门底座分总成通过所述卡槽与后侧围内板卡接。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后侧围内板与所述第二底座卡接位置为一翻边圆孔,通过将所述卡槽卡住所述后侧围内板的翻边实现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后侧围内板的卡接。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螺钉安装孔,通过在所述螺钉安装孔上安装螺钉将所述加油口门底座分总成固定在车身上。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油管盖挂绳卡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汽车加油口门由加油口门上盖和加油口门底座分总成组成,加油口门上盖和加油口门底座分总成通过弹簧装配到一起,并整体卡接在汽车的侧围外板和后侧围内板上。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加油口门具有拆装方便,定位简便的特点,解决了加油口门在汽车总装线上装配时安装过程复杂、定位困难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加油口门拆卸换件过程的复杂性及不易操作性,提高了加油口门的整体拆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加油口门上盖关闭时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加油口门上盖打开时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加油口门的卡接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加油口门第二底座与钣金卡接的AA断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加油口门上盖 11锁止模块
12铰链臂 2加油口门底座分总成
21第一底座 22第二底座
23第一卡接结构 24第二卡接结构
25卡槽 3加油口门螺钉安装孔
4油管盖挂绳卡接孔 5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分界线
6侧围外板(虚线) 7后侧围内板(虚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接和拆卸简单方便的汽车加油口门,解决了加油口门在汽车总装线上装配时安装过程复杂、定位困难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加油口门拆卸换件过程的复杂性及不易操作性,提高了加油口门的整体拆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加油口门,包括加油口门上盖和加油口门底座分总成,所述加油口门上盖和所述加油口门底座分总成通过弹簧装配到一起,并整体卡接在汽车的侧围外板和后侧围内板上。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加油口门上盖由一体成型的加油口门锁止模块、铰链臂和加油口门上盖面板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0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可变夹角的扁平盘面的封堵器
- 下一篇:一种能够导出静电的汽车加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