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包的接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9751.8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9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郭言东;王新果;毛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H02G3/16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特别涉及电池包的接线盒。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由于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保护的压力,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研究和开发的重点。电动汽车最关键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目前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电压都高达几十伏甚至几百伏,这种高压电源从电池包输送到整车各个需要用电系统,而控制电池以及整车的各个控制系统所用的又是电池包输送出的低压电源,从而导致电池包输出端的接线头繁多,通常情况下接线头也没有任何标示,为后续将电线连接到汽车动力系统上带来了麻烦,工作量相当大,而且若是不小心碰触高压电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安全隐患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便于接线的电池包的接线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包的接线盒,包括用于连接电池包高压电的高压输入端和用于连接电池包低压电的低压输入端,所述的高压输入端和低压输入端均通过导电单元对应连接高压输出端和低压输出端,所述的各部件均固定在底座上。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高压电线和低压电线分开布置,且各接线端均固定在底座上,线路较为清晰,便于识别接线端,可避免后续接线时发生误操作现象,有效防止高压电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去除壳体和罩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一种电池包的接线盒,包括用于连接电池包高压电的高压输入端10和用于连接电池包低压电的低压输入端20,所述的高压输入端10和低压输入端20均通过导电单元60对应连接高压输出端30和低压输出端40,所述的各部件均固定在底座50上。将高压电线和低压电线分开布置,且各接线端均固定在底座50上,线路较为清晰,便于识别接线端,可避免后续接线时发生误操作现象,有效防止高压电事故发生。
如图2,所述的高压输入端10至少包括一组第一正、负接线柱11、12,高压输出端30对应设置第二正、负接线柱31、32,所述的第一正接线柱11通过导电单元60与高压输出端30上的对应的第二正接线柱31相连,第一负接线柱12通过导电单元60与高压输出端30上的对应的第二负接线柱32相连。也就是说对应的两组中极性相同的接线柱相互连接,实现电路连通。本实用新型中的接线柱包括螺杆和螺母,将常用的线鼻子80套在螺杆上后用螺母固定,安装时只需要将电线固定在线鼻子80上即可,为安装接线工作减小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的低压输入端20和低压输出端40均为插槽结构。车辆上的信号线都是接低压电,比如汽车的控制单元信号,由于信号线多是采用插头结构,将低压输入端20和低压输出端40均做成与插头配合的插槽结构,便于后续的安装和使用。
所述的高压输入端10和高压输出端30分别位于底座50的两端,所述的低压输入端20位于高压输入端10的旁侧,低压输出端40位于高压输出端30的旁侧。这样布置结构更为紧凑整齐,容易识别,而且本实用新型中底座50上设置高压输入端10的部分伸入电池包的内部后并固定,该结构节约空间,将接线盒与电池包固定一整体结构。
所述的导电单元60为铜片。
如图3,所述的底座50上设置有壳体51,所述的壳体51在对应第一正、负接线柱11、12和第二正、负接线柱21、22位置处均设有U型槽511,该U型槽51的开口均位于底座50的两端;也就是说U型槽51将接线柱围合在其中部并开设有供导线通过的缺口,由于导线沿底座50的长度方向布置,因此同一组U型槽51也沿底座50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开口方向相反,均朝向外侧。U型槽51将导线有序整齐的固定在槽口内,有效防止相邻导线发生接触,避免事故发生。所述的壳体51对应低压输入端30和低压输出端40的位置处设有缺口512,该缺口512将输入端30和低压输出端40的插槽位置留出。
如图4所示,所述的底座50包括矩形底板52和固定在底板52上的螺母53,壳体51卡设固定在底板52上,所述的螺母53用于固定接线柱,螺母53共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底板52的两端,每组螺母53均为偶数个且至少设置两个,如图4中共设置有四个螺母53,四个螺母53分布在底板52的两端。所述的底板52下表面的中部均设置有与底板52垂直布置的连接板54,壳体51的上表面上也设置有连接板54,所述的连接板54上用于连接电池包的通孔541。
如图5所示,所述的高压输出端40上罩设有罩体70,高压输出端40位于罩体70的空腔内,所述的罩体70的端头处设有供导线穿过的凹口71,所述的的罩体70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连接板54的立板72,该立板72在对应通孔541的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孔721。也就是说连接孔721与通孔541相对应,螺栓依次穿过连接孔721和通孔541后固定在电池包上,实现接线盒的固定。罩体70将高压输出端40的导线封闭在壳体51内,将人与导线隔离开,防止人触碰到高压电,提高安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97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道系统
- 下一篇:电动汽车防碰撞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