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FS角度控制执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9572.4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1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李济林;杨波;蒋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68 | 分类号: | B60Q1/068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fs 角度 控制 执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照明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照明装置的AFS角度控制执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Adaptive Front LightingSystem)可实现车辆前大灯照射方向的随动调节。具体的在AFS中,车辆前大灯的照射光线可根据实际行驶路况进行调整。例如,其照射方向可以不再与车辆行驶方向始终保持一致,而是能够根据车辆运行状态的多个输入信号做出实时调整。这样增强了车辆前大灯的照明效果,从而提高了车辆安全驾驶性能。例如,在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工作过程中,可参照车辆运行状态的多个信号输入,包括方向盘转角信号、车速信号、远光灯信号、近光灯信号、倒挡信号和AFS控制信号等,以上述信息作为参考并按照预设的控制策略发出电机控制指令以控制电机的动作,由AFS角度控制执行机构带动前照灯作相应角度的调整。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AFS角度控制执行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由齿轮副构成,由于这种机构较复杂,具有较多的机械传动副,在带动前照灯作角度调整时,效率低,传递力矩小,往往出现角度跳跃等不平稳现象,从而使得AFS角度调整的准确性无法保证。另一种为电机输出轴直接控制执行机构进行角度控制,对于这种机构由于结构太过简单,没有中间过渡装置,造成前照灯角度调整中其运转行程不平滑,往往出现角度跳跃等不平稳现象,最后也会造成AFS角度调整的准确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AFS角度控制装置,结构简单,传动副较少,实现前照灯角度控制的平稳及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动力源以及用于驱动AFS前照灯机构的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与动力源之间设置两级减速机构,所述第一级减速机构包括设置在动力源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级减速机构包括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的蜗杆及与蜗杆构成蜗轮蜗杆配合的蜗轮,执行单包括用于固连AFS前照灯机构的输出轴及装在输出轴上的减速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啮合设置。
采用上述装置,由于其结构简单,齿轮副较少,占用空间少,经过二级减速机构能够达到很好的减速效果,且蜗轮蜗杆配合,不仅具有减速的效果,同时还有增矩的作用,可以实现AFS角度控制的平稳性及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安装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在壳体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50、设置在壳体50内的动力源10以及用于驱动AFS前照灯机构的执行单元30,所述执行单元30与动力源10之间设置两级减速机构,所述第一级减速机构包括设置在动力源10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21,所述第二级减速机构包括与第二齿轮21同轴设置的蜗杆22及与蜗杆22构成蜗轮蜗杆配合的蜗轮31,执行单元30包括用于固连AFS前照灯机构的输出轴32及装在输出轴32上的减速器40,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21之间啮合设置。此结构只有两对齿轮的啮合,传动副少,传动效率高,传递的力矩大。经过二级减速机构能够达到很好的减速效果,且蜗轮蜗杆配合,不仅具有减速的效果,同时还有增矩的作用,可以实现AFS角度控制的平稳性及准确性。为了对前照灯的角度调整进行精确控制,需要实时检测输出轴32沿轴向转动角度,故在执行单元30上端装有传感器40,下端与AFS前照灯机构相连,这样就能够实时检测输出轴32沿轴向转动角度,并反馈至AFS控制单元实现对动力源10的闭环控制,做出及时的调整。
如图2所示,为了安装方便及节省空间,特地作了一个与AFS角度控制执行装置相互对应的壳体50,将AFS角度控制执行装置的各部件分别安装在壳体50中的相应位置中。如用于支撑各个轴的轴承安装在相应的轴承座上,电机安装在电机支座上,安装蜗轮31处开有一供输出轴32通过的孔等。
具体工作时,所述动力源10为一电机,动力源10根据电机芯片传来的总成信号做出调整,动力源10输出力矩带动第一齿轮11转动,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21相啮合,从而带动第二齿轮21转动,进而由第二齿轮21带动同轴设置的蜗杆22转动,蜗杆22与执行单元30上的蜗轮31构成蜗轮蜗杆配合,对动力源10输出力矩起到减速增距的作用,这样,动力源10输出力矩经过两级减速机构传递到执行单元30上,并带动设置在执行单元30上的输出轴32转动输出力矩,从而实现安装在输出轴32下端的AFS前照灯机构运转,做出相应的角度控制。在执行单元30上设置传感器40,可以对执行单元30的轴向转动角度进行实时检测,并反馈至AFS控制单元,实现对动力源10的闭环控制,相应的做出及时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95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