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自卸车和中重型载重汽车上的继动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8489.5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1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卢乃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亿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5/18 | 分类号: | B60T15/18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2551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卸车 重型 载重汽车 继动阀 | ||
技术领域
应用于自卸车和中重型载重汽车上的继动阀,属于机动车制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各种双桥自卸车和中、重吨位载重汽车系列车型及其他气制动汽车用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制动性能是衡量车辆性能的重要参数,目前在使用继动阀的各种双桥自卸车和中、重吨位载重汽车系列车型及其他气制动车辆中,常会出现空车时刹车过早,造成车辆轮胎抱死、轮胎磨损严重,重载时刹车绵软、无力,制动距离过大等问题,使维修费用加大、影响行车安全性,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各种双桥自卸车和中、重吨位载重汽车系列车型的能够转换空载和重载刹车力度的继动阀,现有的能够转换空载和重载刹车力度的继动阀只是针对挂车、半挂车,这种继动阀由于挂车和半挂车的特殊结构,导致压缩气管路容易受损,所以继动阀上设有紧急制动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制动压力自动转换机能的应用于自卸车和中重型载重汽车上的继动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应用于自卸车和中重型载重汽车上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由上壳体、下壳体、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在上、下壳体内的压力转换机构、上活塞、下活塞和阀门组成,上壳体上部开设控制口,下壳体下部开设进气口和出气口,下壳体底部开设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处于下壳体下部同一圆周上。
所述压力转换机构由控制口与上活塞之间的第一气孔、控制口与下活塞之间同轴贯穿上活塞的第二气孔、同轴设置在控制口内的调压活塞、以及抵设在调压活塞与上壳体右壁之间的调压弹簧组成。
所述上壳体右壁上设有与调压弹簧相接触的调压螺钉。通过调压活塞和调压弹簧能够使压缩气在空载和重载时自动转换,保证刹车稳定有效。
所述下活塞为上大下小的双级活塞,下活塞下部圆周与下壳体内壁之间设有隔盘。隔盘使下活塞下部承受压缩气压力的面积缩小,保证输出气压快速增长。
所述下活塞上横向开设下活塞防真空孔,阀门上竖直开设阀门防真空孔。防止下活塞和阀门下移动作后形成真空,造成刹车抱死。
所述出气口有相互联通的三个。
所述排气口处设有防尘座。防尘座防止灰尘进入刹车元件,延长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自卸车和中重型载重汽车上的继动阀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适用于各种双桥自卸车和中、重吨位载重汽车系列车型及其他气制动汽车,空载刹车和重载刹车自动转换迅速有效,制动效果好;
2、通过调压螺钉可以调节调压活塞压力,适应不同车辆对调压活塞不同的压力要求;
3、下活塞上大下小,输出气压增长迅速,反应时间短;
4、下活塞防真空孔和阀门防真空孔保证下活塞与阀门动作可靠,防止刹车抱死,提高安全性;
5、多个联通的出气口,制动可靠;
6、防尘座能够保证刹车元件的工况,延长刹车元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于自卸车和中重型载重汽车上的继动阀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气口 2、出气口 3、排气口 4、控制口 41、第一气孔 42、第二气孔5、下壳体 6、上壳体 7、下活塞 8、隔盘 9、调压活塞 10、调压弹簧 11、调压螺钉 12、上活塞 13、阀门弹簧 14、阀门座 15、阀门 16、防尘座 17、阀门防真空孔 18、下活塞防真空孔 A、上活塞腔室 B、下活塞腔室 C、出气口腔室 D、阀门腔室 E、隔盘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自卸车和中重型载重汽车上的继动阀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应用于自卸车和中重型载重汽车上的继动阀,包括进气口1、出气口2、排气口3、控制口4、第一气孔41、第二气孔42、下壳体5、上壳体6、下活塞7、隔盘8、调压活塞9、调压弹簧10、调压螺钉11、上活塞12、阀门弹簧13、阀门座14、阀门15、防尘座16、阀门防真空孔17、下活塞防真空孔18、上活塞腔室A、下活塞腔室B、出气口腔室C、阀门腔室D、隔盘腔室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亿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淄博亿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84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环视的车辆无线遥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上料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