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机门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8374.6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4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美奥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12 | 分类号: | B66B1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尤其涉及一种电梯门机门刀。
背景技术
在电梯上,门机门刀是重要组件,电梯通过门机门刀的运动,实现电梯轿厢轿门的开、合功能,同时,通过门机门刀与层门装置上的门轮之间相互作用,实现厅门的开、合功能。现有的门机门刀结构复杂,加工困难,不经济,门机门刀安装和维护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门机门刀,机械强度高、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经济性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门机门刀:门刀拐臂、门刀直臂的中心位置分别活动连接于门刀底板正面的上部、下部,二个直线部分相互平行且留有间隔的门刀弯板分别活动连接于门刀拐臂、门刀直臂的两端,所述门刀拐臂、门刀直臂位于门刀底板和门刀弯板之间;在门刀拐臂、门刀直臂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一端连接在一个门刀弯板上,另一端连接在门刀底板上;门刀底板上设有弧形通槽,门刀拐臂上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过弧形通槽,在门刀底板的背面设置有通过推杆带动的门机锁钩,小弹簧的一端连接在门机锁钩上,其另一端连接在门刀底板的背面。
优选的,所述门刀拐臂、门刀直臂与门刀底板、门刀弯板之间的连接均为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门刀拐臂、门刀直臂为锌合金。
优选的,所述拉伸弹簧为碳素弹簧钢丝。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门机门刀,可通过铆接工艺或各种标准件组装而成,机械强度高、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经济性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性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后视示意图;
图中:1-门刀底板、2-门刀拐臂、3-门刀弯板、4-拉伸弹簧、5-门刀直臂、6-推杆、7-门机锁钩、8-小弹簧、9-弧形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门机门刀:门刀拐臂2、门刀直臂5的中心位置分别活动连接于门刀底板1正面的上部、下部,二个直线部分相互平行且留有间隔的门刀弯板3分别活动连接于门刀拐臂2、门刀直臂5的两端,门刀拐臂2、门刀直臂5位于门刀底板1和门刀弯板3之间;在门刀拐臂2、门刀直臂5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4,拉伸弹簧4一端连接在一个门刀弯板3上,另一端连接在门刀底板1上;门刀底板1上设有弧形通槽9,门刀拐臂2上安装有推杆6,推杆6穿过弧形通槽9,在门刀底板1的背面设置有通过推杆6带动的门机锁钩7,小弹簧8的一端连接在门机锁钩7上,其另一端连接在门刀底板1的背面。
优选的,门刀拐臂2、门刀直臂5与门刀底板1、门刀弯板3之间的连接均为轴承连接。
优选的,门刀拐臂2、门刀直臂5为锌合金。
优选的,拉伸弹簧4为碳素弹簧钢丝。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门机门刀的关键部件是门刀拐臂2、门刀直臂5、拉伸弹簧4。门机拐臂2、门刀直臂5由锌合金材料压铸成型,并与轴承一起压制而成,结构简单,通用一致性高,不需要机械加工,成本低廉。门机门刀结构可靠、刚性好、动作灵活;门机门刀动作的各个连接件中都嵌有滚动轴承,磨损极小、免保养,锁钩动作都有橡胶缓冲,无噪音;门机门刀直接安装在门机挂板上,安装调整及维护方便。
拉伸弹簧4由优质碳素弹簧钢丝制作而成,其一端连接在一个门刀弯板3上,另一端越过另一个门刀弯板3后连接在门刀底板1上,拉伸弹簧4的受力部位靠近门刀受力中心点,这样的结构布局,保证门机门刀受力均匀,运动过程更可靠。同时预留出门机门刀的安装位置,方便门机门刀的安装,调整,维护。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美奥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美奥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83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