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刮一体化修井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8244.2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9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郑凯;甄思广;南红刚;丛海龙;宋吉科;张洪生;许雷;宋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东胜精攻石油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08 | 分类号: | E21B10/08;E21B37/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修井作业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钻刮一体化修井钻头。本实用新型可使目前钻水泥塞修井中的钻塞、刮管和试压三道作业工序减化为一道作业工序,显著提高修井速度,降低修井成本。
背景技术
在油田修井作业的施工中常遇到钻水泥塞的施工,而钻水泥塞、刮管和试压是此类修井的常规施工工序,这种施工方法的缺陷是修井时间长、起下管柱次数多、职工劳动强度大、工序之间衔接不好,会造成井底压力高的油井发生井喷恶性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刮一体化修井钻头,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螺旋刮体,钻头架和牙轮式钻头,螺旋刮体由本体和螺旋式刮刀组成,本体设为圆柱形,设有中心孔,在本体外周焊有螺旋式刮刀,刮刀与本体之间夹角30°或45°;螺旋刮体的本体与设有牙轮式钻头的钻头架焊接。
钻头架设为圆柱形,上部设有中心孔,下部内周设有大口向下的锥角为30°或45°的锥体,在锥体的中部设有通过轴承和牙轮轴固定的牙轮式钻头。
本实用新型将钻水泥塞的修井施工中的钻水泥塞、刮管和试压的三道工序减化为一道工序,减少了起下管柱的次数,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修井的安全系数和修井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A-A的俯视图,
图中1-螺旋刮体,2-钻头架,3-牙轮式钻头,4-螺旋式刮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螺旋刮体1,钻头架2和牙轮式钻头3,螺旋刮体1由本体和螺旋式刮刀4组成,本体设为圆柱形,设有中心孔,在本体外周焊有螺旋式刮刀4,刮刀与本体之间夹角30°或45°;螺旋刮体1的本体与设有牙轮式钻头3的钻头架2焊接。
钻头架2设为圆柱形,上部设有中心孔,下部内周设有大口向下的锥角为30°或45°的锥体,在锥体的中部设有通过轴承和牙轮轴固定的牙轮式钻头3。
在应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其随钻杆下到井内的水泥塞处,开启地面动力机驱动井口转盘转动,带动钻杆转动,钻杆带动钻刮一体化修井钻头转动,开始对水泥塞进行钻磨,水泥塞逐渐被钻开,在钻水泥塞的同时,螺旋刮体1将残留在套管壁上的水泥斑块刮掉,当水泥塞钻掉时也是刮管任务完成时,待泥浆携带钻下水泥粉状和水泥块完全返到地面,再用清水返洗井,洗完井,关上井口的套压闸门对套管试压,试压合格后,提出钻杆和钻具完成钻水泥塞工作,为下一步实施增产措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东胜精攻石油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东胜精攻石油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82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