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程序控制拔火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7922.3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3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郝元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翰博泰康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H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火炬街甲***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程序控制 拔火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理疗器具,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带有程序控制和加热装置的拔火罐,属于保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拔罐的种类繁多,操作方法各异,但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即通过拔罐所产生负压吸附在疾患部位,从而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由于受拔罐治疗效果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占主导地位、最为常见的是火罐疗法,火罐疗法除具有其它拔罐所具有的治疗作用外,其独特的温热治疗作用是其它拔罐所不具备的。火罐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在火罐内燃烧纸或者棉球,通过纸或者棉球的燃烧,将火罐内的氧气消耗掉,使火罐产生负压吸附在疾患部位。同时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对疾患部位进行温热治疗。但是,这种方法往往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并且易于烧伤皮肤,具有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疗效好的一种程序控制拔火罐。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程序控制拔火罐,包括罩体,所述罩体下部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密闭的腔室,腔室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控制主机电连接。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元件。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电源插头,电源插头与加热元件电连接。
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加热元件串联有温度控制器。
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电源插头与控制主机电连接。
再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形成的密闭腔室内设置有填充物。
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罩体上部设置有旋转把手。
一种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罩体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设置有带动活塞上下移动的螺杆,所述螺杆另一端与旋转把手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特点:包括罩体,罩体下部开口,罩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设置有加热元件,与加热元件电连接有电源、控制主机和温度控制器。应用时,首先转动旋转把手,将拔火罐吸附在疾患部位,然后接通电源,使加热元件散发热量,从而使拔火罐罩体内的温度升高,对疾患部位进行温热治疗,并且通过控制主机内设定的程序,控制加热元件工作时间,根据不同需要选择相应的时间,以达到温热、除湿、除毒和散寒的功效,提高了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当温度升高到40℃时,温度控制器将电源断开。由于与加热元件电连接有温度控制装置,当温度过高时将自动切断电源,从而不至于因为温度过高而烧伤皮肤,并且在拔火罐使用时,由控制主机控制治疗时间,最长治疗时间为10分钟,保证不会因为长时间使用而产生危险,进一步提高了拔火罐使用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拔火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旋转把手,2-罩体,3-活塞,4-螺杆,5-加热元件,6-温度控制器,7-电源插头,8-填充物,9-卡圈,10-支架,11-接口,12-控制主机,21-外壳体,22-内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程序控制拔火罐,包括罩体2,罩体2下部开口,罩体2上部设置有旋转把手1,旋转把手1通过卡圈9固定连接在罩体2上,罩体2内设置有活塞3,活塞3上设置有带动活塞上下移动的螺杆4,螺杆4另一端与旋转把手1连接,罩体2包括外壳体21和内壳体22,外壳体21和内壳体22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在外壳体21和内壳体22之间的密闭空腔内设置有加热装置。
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元件5,加热元件为电阻丝,加热元件5缠绕在支架10上,支架10由绝缘材料制成,加热元件5与电源电连接,该电源经外置电源变压器变压后,电压为12伏。
外壳体21上设置有电源插头7,电源插头7与加热元件5电连接。
电源插头7和加热元件5之间电连接有温度控制器6,温度控制器6串联在电路中,温度控制器6的控制温度为40℃。
电源插头7和控制主机12的接口11电连接,控制主机可根据患者需要选择治疗时间,最长治疗时间为10分钟。
外壳体21和内壳体22形成的密闭腔室内设置有填充物8,填充物8为石蜡,也可以为其他热容较大并且绝缘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翰博泰康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翰博泰康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79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