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7902.6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0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茂坤 |
主分类号: | A01G3/08 | 分类号: | A01G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切割装置,特别是一种借山导槽推动滚珠作往复运动,进而可驱动刀具作往复运动以达切割的目的,同时可缩小体积、减轻重量,而可提高操作方便性的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且前广为使用的锯刀,其主要是由一握柄前端结合一锯片所组成,其锯切时需以手持的方式来回锯切,借以将切割分离物品;然该种锯刀需完全以人工施力的方式来达到锯切的目的,而有费时费力的缺失,尤其当需锯切高处的物料(如:树枝)时,则需另外借助辅助梯始可供操作员以人工具锯切的方式将物料切割,而有使用上不方便的缺失。
为解决上述锯刀所具有的缺失,逐有业者设计出一种偏心凸轮式的切割装置(如:公告第M357330号实用新型专利),其是由二啮合的伞形齿轮偏心驱动一轴杆,使轴杆可前、后往复移动,进而可带动刀具往复移动以达锯切功效;但,上述偏心凸轮式的切割装置是利用两伞形齿轮作为偏心凸轮使刀具往复移动,其不仅需较大的容置空间来容置两伞形齿轮,造成其体积庞大而操作不易,且伞形齿轮并借由心轴与卡块再枢接有轴杆,其传动效率容易元件过多而损耗丧失。
又,由于偏心凸轮式的切割装置是利用伞形齿轮旋转以带动轴杆与刀具往复移动,而因该轴杆的移动路径很容易因伞形齿轮的旋转而形成椭圆形,进而使该轴杆碰撞机壳而造成往复移动不顺畅,而影响后续的锯切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切割装置,其可缩小体积、减轻重量,可提高操作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切割装置,包括一承置座、传动轴、从动杆、滚珠与刀具;其中:
承置座,用以承置传动轴与刀具,承置座一侧设有穿孔,承置座另一侧则设有一轴孔;
传动轴,设于承置座内,传动轴后端设有一传动件,该传动件恰穿设于承置座上的轴孔,借山该传动件可与驱动马达的动力输出轴枢接结合,令传动轴可受驱动马达的驱动而旋转,且于该传动轴上斜向环设有一导槽;
从动杆,伸置承设于承置座的穿孔内,其末端设有一滚珠座;
滚珠,承设于从动杆的滚珠座与传动轴的导槽间;当传动轴旋转时,传动轴的导槽可驱使滚珠循导槽移动,同时该滚珠可驱动从动杆于承置座内往复运动;
刀具,设于从动杆前端,可受从动杆的带动作往复运动;
借由上述构造,供一种借由导槽旋转驱使滚珠移动,并同步驱动从动杆及刀具作往复运动以达切割的目的,且可缩小体积、减轻重量,而可提高操作方便性的切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缩小体积、减轻重量,可提高操作方便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传动轴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动轴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刀具与传动轴结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6A是图6所示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及刀具可往复运动的示意图。
图7A是图7所示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设有二刀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设有二刀具的组合剖视图。
图9A是图9所示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设有二刀具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设有二刀具的侧视图,及二刀具可交错往复运动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 承置座
11、11A、11B 穿孔
12 轴孔
20 传动轴
21 传动件
22 导槽
30、30A、30B 从动杆
31、31A、31B 滚珠座
40、40A、40B 滚珠
50、50A、50B 刀具
51 限位槽
52 定位孔
55 螺锁元件
54 螺锁元件
60A、60B 剪切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到目的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谨再配合图1至图1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及图12至图1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茂坤,未经张茂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79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