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组件调节机构及光伏支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7758.6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5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金彪;张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源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42 | 分类号: | H01L31/042;G05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调节 机构 支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光伏组件的角度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设有所述调节机构的光伏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支架系统在设计时,需考虑地理条件及纬度等因素来计算安装角度,区域及纬度不同,光伏组件的倾斜角度也就不同,因此光伏支架系统需具备角度调节功能。
现有的光伏支架系统主要采用圆管与其它部件焊接组成,由于其调节角度的力臂太短,在调节时很吃力,调节角度不够灵活,产品通用性差,不能满足各个区域的安装要求,且调节的跨距比较短,在受到大风及雪灾时会出现重心不稳等现象,因此稳定性较差,容易失效。
因此,如何提高光伏支架系统角度调节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调节机构。该机构可根据不同区域及不同纬度灵活调节角度,从而使太阳能组件处于利用太阳能的最佳角度,并且安装方便、维护简单、性能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所述光伏组件调节机构的光伏支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调节机构,包括:
立柱;
管套,安装于所述立柱顶部,其上端与光伏组件的主梁相连接;
弧形调节件,其两端与光伏组件的主梁相连接,并设有多个沿圆弧方向排列分布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择一与所述管套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弧形调节件的主体为弧形管,其管身在横截面上呈矩形。
优选地,所述弧形调节件的两端设有容纳主梁的“U”形接头。
优选地,所述调节孔集中分布于所述弧形调节件纵向中心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管套的主体部分为圆管,其上端设有容纳主梁的第一卡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向下延伸并在底部设有容纳弧形调节件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卡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的内侧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卡槽的内侧设有第二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管套下端开设有径向通孔,并在外壁上设有对应于所述通孔的螺母。
优选地,所述管套与立柱之间、管套与主梁之间、调节孔与管套之间均通过横向贯通的螺栓相连接。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支架系统,包括光伏组件、光伏支架以及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调节机构光伏支架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调节机构的管套安装于立柱,弧形调节件的两端与光伏组件的主梁相连接,其上的调节孔择一与管套相连接,即主梁一方面与管套直接连接,另一方面又通过弧形调节件与管套间接连接,由于弧形调节件具有弧形结构并设有多个调节孔,因此选择不同的调节孔与管套相连接,便可以支撑主梁连同其上的光伏组件以管套与主梁的连接点为圆心,旋转至不同的倾斜角度,确保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纬度的情况下可以灵活地调节角度,提升太阳能组件的利用率,从而很好的解决了光伏支架的角度调节问题。
而且,该调节机构仅由立柱、管套、弧形调节件以及螺栓组装而成,零部件数量较少,易于加工制造,安装、维护简单方便,固定之后可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调节的力臂和跨距更为合理,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系统设有所述光伏组件调节机构,由于所述光伏组件调节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设有该光伏组件调节机构的光伏支架系统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光伏组件调节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主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弧形调节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视图;
图5为图4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弧形调节件的轴测图;
图7为图1中所示管套的正面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仰视图;
图9为图7的B-B视图;
图10为图7所示管套的轴测图。
图中:
1.立柱2.管套2-1.第一卡槽2-2.第二卡槽2-3.第一连接板2-4.第二连接板3.弧形调节件3-1.调节孔3-2.“U”形接头4.螺栓5.主梁5-1.连接孔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源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源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77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丝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型部件连接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