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锂电池封钢珠的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77675.7 | 申请日: | 2013-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7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瑜;孟令奎;王峰;权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1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锂电池 钢珠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封钢珠的夹具,属电池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从目前世界对低碳生活的追求情况来看,陆上交通工具使用二次电池代替目前传统的石油类不可再生能源正在慢慢成为世界的主流,而在所有二次电池中,锂离子电池因其高的能量密度及使用寿命使其成为车用二次电池的首选。在不同形状的锂电池中,拥有高能量密度、组合方便、占用体积小及散热性能好的方形电池是车用二次电池的主要品种。
单体锂离子电池在首次活化过程中,由于SEI膜的形成,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因此电池在注入电解液后不能马上将电解液注入孔封住,需要等活化之后再通过一些手段将注液孔密封上。目前绝大部分锂电池活化后封口都采用钢珠,一般都是人工用镊子将钢珠叨到钢珠孔上,之后再用锤子将钢珠砸入注液孔中,但这样操作一是力度掌握不好极易将电池砸坏,二是此种操作效率太低,大批量生产时,此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给电池封钢珠,且使用方便效率高的一种用于锂电池封钢珠的夹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锂电池封钢珠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间具有曲尺型管道(3)的圆柱体(1)和与中间有细管道(5)的锥型体(2),所述曲尺型管道(3)两头带有内螺纹(6)(7),锥型体(2)的面端垂直固定有螺纹柱(4),所述的圆柱体(1)与锥型体(2)通过内螺纹(6)、螺纹柱(4)组合到一体,圆柱体内的内螺纹(7)与真空管相接。
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封钢珠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体(1)的直径为8mm~15mm。
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封钢珠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尺型管道的直径为3mm~6mm。
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封钢珠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型体(2)中 间的细管道(5)的直径为锂电池内钢珠直径的三分之一。
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封钢珠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型体(2)的顶端直径为2mm~4mm。
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封钢珠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体(1)、锥型体(2)的所有材质优先选用高碳钢、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由于带有螺纹柱中间有细管道的锥型体连接在中间具有曲尺型管道且管道两头带有螺纹的圆柱体上,且中心有一连通的管道,接上真空后,锥体顶端很容易吸到一颗钢珠,故可将其装在测试工装上,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方便了生产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对于易损件带有螺纹柱中间有细管道的锥型体由于其与圆柱体通过螺纹连接拆卸更换更加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圆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锥型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一种用于锂电池封钢珠的夹具,包括有中间具有曲尺型管道3的圆柱体1和与中间有细管道5的锥型体2,所述曲尺型管道3两头带有内螺纹6、7,锥型体2的面端垂直固定有螺纹柱4,所述的圆柱体1与锥型体2通过内螺纹6、螺纹柱4组合到一体,圆柱体内的内螺纹7与真空管相接。
圆柱体1的直径为8mm~15mm。
曲尺型管道3的直径为3mm~6mm。
锥型体2中间的细管道5的直径为锂电池内钢珠直径的三分之一。
锥型体2的顶端直径为2mm~4mm。
圆柱体1、锥型体2的所有材质优先选用高碳钢、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7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