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厨污水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7109.6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8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乔杨;王长兴;李连和;乔永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杨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厨污水油水分离装置,属于环保和资源再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油水分离及除油技术种类较多,大体可归纳为4大类:一是物理分离(如重力分离技术、过滤分离技术、粗粒化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等);二是化学分离(如絮凝沉淀分离技术、电解分离技术、酸化分离技术等);三是物理化学分离(如浮选分离技术、吸附分离技术、磁吸附分离技术等);四是生物化学分离(如活性污泥分离技术、生物膜分离技术等)。
餐厨垃圾含油污水中,油脂的成分和存在形式复杂,一般以悬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含油固体等主要形式存在,其中较难处理的是高浓度呈乳化状的油脂。重力分离技术不仅除油效果稳定,而且具有设备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成本造价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餐厨污水的油水分离。
但是,现有用于餐厨污水油水分离的重力分离技术及设备,均不同程度存在如下三个弱点:一是设备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一般处理0.5吨/小时餐厨污水且满足三级排放标准,设备外形尺寸至少为长×宽×高=900㎜×500㎜×800㎜;二是油水分离后的油脂收集需要单独进行,不能实现自动、连续、持续收集,有的即使可以实现自动收集,也难免存在含水量大、油脂纯度低的问题;三是存在设备除渣清污问题,尤其是设备在连续、持续工作下的除渣清污难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餐厨污水油水分离装置(以下简称本装置),有效解决了上述弱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餐厨垃圾含油污水处理时提供有效的油水分离装置,即同时具备如下特点:一是确保分离效果前提下占地面积小,处理0.5吨/小时餐厨污水且满足三级排放标准,设备外形尺寸长×宽×高≤600㎜×400㎜×600㎜);二是油水分离与油脂收集同步进行;三是除渣清污无需停机。期望所有餐饮单位(宾馆、饭店、集体食堂等)安装本装置后,其所产生的全部含油污水在排入下水道前,在本装置“油水分离——油脂收集”功能的作用下,使其含油污水得到治理及“利用”,有效控制和回收“地沟油”,实现餐厨单位无污水。
见图1所示,本装置由油水分离结构、油脂收集结构、设备除渣结构三部分构成,其特征分别在于:所述的油水分离结构为顺序相联通的一级分离舱(13)、一级聚结器(7)、一级过滤器(9)、二级分离舱(4)、二级聚结器(10)、二级过滤器(12),油水分离结构的功能在于保证流进的餐厨含油污水(包括乳化状的),在设备连续且持续工作情况下,有效实现油水分离并集聚于舱内液面;所述油脂收集结构为通过出水调控器(5)调控进水口与出水口、出油口高度位差,以及分别设在一级分离舱(13)、二级分离舱(4)顶部的瓶颈式第一集油室(2)和第二集油室(3),油脂收集结构之功能在于保证在设备连续且持续工作状态下,实现油脂自动收集;所述除渣结构为一级分离舱(13) 和二级分离舱(4)底部漏斗形结构,以及在第一除渣口(8)和第二除渣口(11)瓶颈管上下两端分别装有的管道阀门,除渣结构之功能在于保证设备在不需停机状态下,实现除渣清污之目的。
本装置之油水分离结构其技术效果在于,采用两级分离舱、两级聚结器、两级过滤器的结构设计,有效实现了满足分离效果而设备占地面小的目的(处理0.5吨/小时餐厨污水且满足三级排放标准,设备外形尺寸仅为长×宽×高=600㎜×400㎜×600㎜)。在一级分离舱(13)中设计了梯形板状结构的一级聚结器(7),一定流速的含油污水在它的作用下,使其中较大油珠(一般粒径≥120μ)迅速上升并留在舱内液面;一级过滤器(9)由40目兼具亲油和憎油双重性质的筛网构成,不仅过滤渣液,主要功能在于可使次大油珠(一般粒径80μ~120μ)经第二次聚结而回升到舱内液面;二级聚结器(10)是比较精一级的聚结装置,“层流”结构设计能使再次大油珠(粒径40μ~80μ)增加聚结几率;二级过滤器(12)由400目滤网构成,其主要功用是可将较小油珠(粒径15μ~40μ)聚结并挡在第二级分离舱内使其适时升至液面。
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餐厨污水分离油脂,在分离过程中同步直接收集并非易事,目前市场上未见有效设备和装置。本装置之油脂收集结构其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出水位调控器(5)调控进水口与出水口、出油口高度位差(0~50㎜),以及集油室(2)和集油室(3)的瓶颈式结构,根据比重学原理,当液态油脂积聚一定数量时,依据油和水的比重差(水998,动物油918,植物油923)使油脂自动溢出流入集油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杨,未经乔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71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暖气片专用衣架
- 下一篇:一种食品包装机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