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臂式植架及其所组成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6924.0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5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佳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9/20;A01G25/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赵根喜;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 式植架 及其 组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架及其所组成的系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悬臂式植架及其所组成的系统,藉以节省种植植物所占用的空间。
背景技术
在喧嚣繁华的大都市中,受限于寸土寸金的昂贵土地与空间成本,导致普遍缺乏足够的空间来种植植物。特别是置身在车水马龙与空气污浊的都市中,民众普遍缺乏与植物接触的机会,因而有不少学者与民众不断振臂疾呼地推广养身与有机耕种的观念,期能在喧嚣繁华的都市中找到更适合民众居住的环境。
另外,由于世界上有不少国家或地区(如中国台湾地区)的可耕地面积相当有限,一旦遭逢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天然火灾、暴风雪、病虫害或泥石流等)或人为灾害(如火灾等),便会致使可耕地上的农作物蒙受巨大的伤害,致使农民蒙受巨大的农作损失,甚至会造成农作物供应量短缺与农作物价格飞涨等重大民生问题的产生。
再者,为了避免病虫害对植物(不论是观赏用的花卉或供食用的农作物)造成伤害,一般都会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来加以抑制。然而,由于一般植物对于农药的代谢能力有限,喷洒农药的作法往往会造成农药在植物上的过渡残留,因而对民众造成不少身心上的慢性伤害。
在以上种种前提下,近年来“植物工厂”的概念便孕育而生。在现有技术中,一种植物工厂的概念是应用于生产建筑物装饰用的直立式植架植物,其将直立式植架架设于一直立式固定物(如墙壁),然后再于直立式植架上设置植床来种植植物,在完成植物的种植后,再将直立式植架连同植床与种植于植床的植物一并迁移固定于建筑物的外墙。此外,在利用直立式植架种植植物时,还需要利用人工施肥与浇灌的方式为植架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份和水分,需要耗费较高的人工成本。
在另一种植物工厂的应用中,是利用堆叠型的固定式植架来种植花卉植物,但仍须利用人工施肥与浇灌的方式为花卉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份和水分,依然需要耗费较高的人工成本。
然而,针对上述的直立式植架与堆叠型的固定式植架,在堆叠高度过高时,往往来需要藉助适当的堆高装置,如楼梯、起降机等才能让耕作人员在顺利地在高处对较高的植床中的植架植物或花卉植物进行施肥与浇灌作业。
此外,在进行人工施肥、浇灌与采收作业时,在各植架之间往往都需要预留足够的作业空间以供耕作人员进行上述种种作业。在土地成本昂贵的都市中,预留作业空间的作法更显得浪费空间成本。
在以上种种前提下,本案创作人认为实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植架,期能达到既能自动化施肥与浇灌,又能节省种植空间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与目的:
由于在公知技术中,仍然存在着必须倚赖人工方式对植物进行施肥与浇灌作业,因而存在必须要耗费较高人工成本的问题;此外,由于必须预留足够的作业空间以供耕作人员进行人工施肥、浇灌与采收作业,因此还普遍存在着空间成本的浪费问题。缘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臂式植架,其具有自动供应养份与水分的措施,以达到自动化浇灌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臂式植架系统,在悬臂式植架系统中的每一个上述的悬臂式植架皆可依作业需要而轻易移动位置,以达到节省作业空间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悬臂式植架,其包含二L型支撑架、多个悬臂、至少一植床、至少一照明组件、一滚轮组、一循环系统。各L型支撑架包含至少一直立支架与至少一底座部,其中,底座部自直立支架的底端背向直立支架延伸出,并垂直于直立支架。
多个悬臂彼此相间地自直立支架的顶端与底端之间背向直立支架延伸出,并垂直于直立支架。植床设置于上述多个悬臂中的至少一者上,接受供 应一含水营养液,以种植至少一植物,并且收集渗漏至植床的底部的一回收水。照明组件设置于植床上方,藉以对植床所种植的植物提供照明。
一滚轮组设置于底座部,藉以使L型支撑架可移动地设置于一承载面。循环系统系连通于植床,藉以将含水营养液供应至植床,并回收上述的回收水。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还提供了一种悬臂式植架系统,其包含多个上述的悬臂式植架以及至少一轨道,其中,轨道设置于上述的承载面,并供滚轮组可移动地设置。
较佳者,上述的悬臂自直立支架延伸出50至80公分。上述的悬臂式植架还可包含至少一连结构件与一水位感应器,其中,连结构件连结上述的二L型支撑架的直立支架;水位感应器感应植床的底部水位,藉以在植床的底部水位达到一临界水位时,将超出该临界水位的水分视为上述的回收水而加以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佳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佳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6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