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电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6901.X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3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庞春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大先行泰安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电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电极材料测试系统中的模拟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二次电池越来越多的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对象,人们对二次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以及电池的制作工艺等方面,电池正负极材料从研究到实现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其制备成电池进行大量的电性能测试,如果是直接在生产线上制作成品电池,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制作周期长,浪费了生产成本。因此需要简易的模拟电池对电池材料进行研究,对模拟电池的要求为密封性好,可重复利用,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目前,对于模拟电池装置,国内外公开的相关技术不多。不少高校、科研院所等在电池及电池材料的研发过程中装配成扣式电池,其密封性较好,但其拆卸较难。另外有研究者自行设计模拟电池装置,存在一定的缺陷。实用新型专利200320115799.6,以一个套筒为工作室,由3个螺栓将顶盖、底部电极、套筒连接,解决了扣式电池难以拆卸的缺点,但是金属螺栓从套筒、顶盖、底部电极的孔中穿过,三个部件的物理性质如热膨胀率等的不同,外界温度变化较大时,容易出现密封性不好,电解液泄露。实用新型专利200820065669.9也提供了一种电池模拟装置,同样以一个套筒为工作室,上电极通过上螺帽的圆孔露在外面,固定性不好,虽然加了密封圈,但仍然达不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另外在实用新型专利200920188919.2中做了改进,分别由两个螺栓通过上盖和下盖与顶部电极和底部电极接触,使金属电极容易固定,但是这中装置零部件较多不易清洗,安装繁琐,装配因人而异,力度不易控制,造成电池漏液现象,引起电池短路或断路;实用新型200620148963.7提供了一种模拟电池装置,包括外壳、密封件、压紧件、导电端子和垫片等部件,虽然密封性良好,也便于拆卸,但是由于部件繁多,装配时需注意密封处较多,操作不便,且不容易清洗。另外在实用新型专利201120105835.5中也提到了一种模拟电池装置,同样是以套筒为工作室,其中通过弹簧连接了电极和压块,上电极与下电极分别通过螺纹与套筒连接,这种模拟电池密封性良好,但是弹簧容易造成被测试体系的压力不均匀,影响测试结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的模拟电池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套筒和金属电极,套筒为圆柱型空腔,上下螺帽通过螺纹安装在套筒两端,套筒内部装有上下两个金属电极,金属电极为圆柱体和圆锥体结合形状,两个圆锥体尖端与上下螺帽连接,圆柱体直径与套筒内径匹配,两个圆柱体之间置入被测电池体系。
所述的套筒外壁为螺纹状,套筒内壁为光滑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拆卸简单,便于清洗,且易于加工,可形成标准化制备。同时套筒和螺帽之间通过螺纹密封,使得上下螺帽与上下金属电极之间紧密接触,短路或者断路的情况很少;装配电池人为影响因素较小,装配成功率高。装配电池时,先将下螺帽旋紧在套筒上,放入一个金属电极,将圆锥体向下与下螺帽连接,置入被测电池体系,将另外一个金属电极置于被测体系之上,锥体向上,最后旋紧上螺帽即可。整个体系,上下对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由于该装置便于拆卸,所以便于对测试后的电极材料进行研究,为电极材料的充放电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便利,同时便于清洗,所以可以重复利用,从而达到了节省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金属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中标注说明:1、上螺帽,2、上金属电极,3、套筒,4、下金属电极,5、下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先行泰安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北大先行泰安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69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耐硫变换工艺的轴径向反应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三维混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