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动汽车专用的纳米太阳能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6747.6 | 申请日: | 2013-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2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复活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2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电动汽车 专用 纳米 太阳能 制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小型电动汽车专用的纳米太阳能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汽车拥有量越来越大,而环境污染、能源短缺问题也日益严重。目前的电动汽车大多属于常规汽车改装,采用普通的驱动电池,如铁离子、锂离子电池等,存在成本高、续行里程短等缺点。由于电动汽车空间小、驱动电池储能太少等原因,导致现有的电动汽车上没有配置空调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电动汽车专用的纳米太阳能制冷装置,采用纳米晶体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结构紧凑、节能环保、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电动汽车专用的纳米太阳能制冷装置,其中,包括纳米太阳能电池板、直流电池和制冷片,所述的制冷片由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金属板组成;所述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交叉排列,P型与N型半导体之间由金属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板的一侧设置绝缘体陶瓷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普通的太阳能电池板在小型汽车上完成制冷收效甚微,纳米太阳能效率是普通太阳能的30倍,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光-热-电-冷”原理,采用纳米晶体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来驱动制冷装置,实现热能传递的特殊制冷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需要的装机空间小,与一般的制冷系统相比,它无需热泵、压缩机、等动力部件,因此不存在磨损和噪声。它不需要制冷剂,因此不会产生环境污染,也省去了复杂的传输管路。它只需切换电流方向就可以使系统由制冷状态变为制热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或者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纳米太阳能电池板、直流电池和制冷片,制冷片由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金属板2组成,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交叉排列,P型与N型半导体之间由金属板2连接,金属板的一侧设置绝缘体陶瓷片1。当电路导通时,电流通过PN结,这样就会在半导体与金属板2相连的上端形成帕尔帖冷效应,下端形成帕尔帖热效应。
如图2所示,制冷片采用TEC1-12703型温差电制冷组件,根据汽车需要温度调节的特点,利用控制器来有效的控制。采用ADUC824作为半导体制冷控制器,提高了设计的可靠性及简化了电路的设计。用半导体制冷不用考虑因制冷剂泄漏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整个系统无焊接管路。它是由许多N型和P型半导体组件互相排列而成,而N-P之间以一般的导体相连接而形成一完整线路,通常是铜、铝或其他金属导体,最后用两片陶瓷片夹起来。接通直流电源后,电子由负极(-)出发,首先经过P型半导体,在此吸收热量,到了N型半导体,又将热量放出,每经过一个N-P模组,就有热量由一边被送到另外一边,造成温差,从而形成冷热端。
本实用新型尺寸小,重量轻,适合小体积、小尺寸的特殊的制冷环境,无噪声,无磨损,寿命长,可靠性高。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67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