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叶杀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6662.8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7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魏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溪县鑫荣茶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苏看 |
地址: | 2421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杀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杀青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以茶饮料为主的产品越来越多,对原材料茶叶的需求也在增加同时对茶叶的品质要求也高。这就对茶叶加工机械的功能性、可靠性提出很高的要求。
茶叶的杀青、烘干是茶叶加工过程中的两道重要工序,茶叶经杀青、烘干后,蒸发一部分水分,使茶叶香气清纯,较好的保持茶叶自然舒展。现有的电磁烘干机通常有平板式、网带式烘干机,由于平板式或网带式烘干机在对茶叶进行烘干时,茶叶放在平板上或烘网上,利用热风进行烘干,由于茶叶相对于平板或烘网静止,因而存在脱水不均匀的缺陷,成品的品质较差。
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此类结构的杀青机是将茶叶原料在滚筒中滚动,再利用加热器加热滚筒,从而加工茶叶。目前现有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滚筒传动机构不稳定,滚筒滚动速度不均匀的问题,茶叶杀青、烘干的品质差。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加热器结构设置不合理,加热不均匀、热能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杀青机,以解决现有茶叶杀青机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杀青、烘干的茶叶品质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茶叶杀青机,包括置于机架上的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一端设置出料口,另一端设置进料口,所述滚筒的出料口端通过光托轮组件与机架连接,所述滚筒的进料口端通过传动托轮组件连接固定在机架上的动力机构,所述滚筒上方固定有半圆形的滚筒上罩,所述滚筒下方设置有与滚筒上罩对合的滚筒下罩,所述滚筒与滚筒上罩和滚筒下罩之间填充有保温层,所述滚筒与滚筒下罩之间设置有电热管组件。
所述电热管组件包括与滚筒同心的圆弧端,该圆弧端设置在滚筒的下方,电热管组件围绕滚筒设置,对滚筒的加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叶杀青机,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滚筒两端分别通过光托轮组件和传动托轮组件支撑,并通过传动托轮组件获得滚动力,滚筒滚动平稳,不会出现打滑,可保证茶叶杀青和烘干的均匀度,电热管组件制成半圆形,围绕在滚筒底部设置,可提高电热管组件对滚筒的加热效率,提高热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茶叶杀青机,包括置于机架7上的滚筒3,滚筒3一端设置出料口1,另一端设置进料口5,滚筒3的出料口端通过光托轮组件2与机架7连接,滚筒3的进料口端通过传动托轮组件6连接固定在机架7上的动力机构10,滚筒3上方固定有半圆形的滚筒上罩4,滚筒3下方设置有与滚筒上罩4对合的滚筒下罩8,滚筒3与滚筒上罩4和滚筒下罩8之间填充有保温层11,滚筒3与滚筒下罩8之间设置有电热管组件9,电热管组件9包括与滚筒3同心的圆弧端,该圆弧端设置在滚筒3的下方,电热管组件9围绕滚筒3设置,对滚筒3的加热效率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溪县鑫荣茶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郎溪县鑫荣茶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66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