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环保三角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6463.7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1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解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解始建 |
主分类号: | F16K5/04 | 分类号: | F16K5/04;F16K5/08;F16K27/0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 33215 | 代理人: | 孙兆文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环保 三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具体是一种新型环保三角阀。
背景技术
三角阀广泛应用于卫生间厨房等用水之处,如图1所示,现有的三角阀一般包括阀体1、阀芯组件2和旋转手柄3,其中阀芯组件和阀体一般采用黄铜材料制成,由于黄铜中含有一定的重金属铅等成份,水流长期流过黄铜的阀体和阀体或多或少会有重金属铅析出到水中,长期饮用含有重金属水对人体的健康不利,因而现在一此发达国家已经严禁使用黄铜材料来制造的阀门或水龙头了,为此就出现了不锈钢三角阀,但目前的不锈钢三角芯的阀芯仍旧采用黄铜的阀芯组件,仍旧没有解决水体含重金属的问题,另外阀芯组件采用陶瓷阀芯,陶瓷阀芯具体耐磨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但是陶瓷阀芯的孔径较小,影响流量;又由于三角阀一般不会频繁操作,阀芯采用耐磨超强的陶瓷阀芯没有太大必要,反而由于孔径较小,影响流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环保三角阀,采用不锈钢的阀体和阀芯组件,与水流接触的材料中不含重金属,并且阀芯流量较大,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清净无污染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环保三角阀,包括阀体、阀芯组件和旋转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的阀芯组件包括壳体、旋转件、内芯和密封组件;旋转件的下部容置于壳体内,所述的内芯为管状结构,内芯套接于旋转件的底部并容置于壳体内,所述的密封组件也容置于壳体内部并设置在内芯和壳体之间,在内芯、密封组件和壳体的侧壁相对应的位置上均设有出水口,密封组件上出水口的孔径稍大,在密封组件的出水口处还设有“O”型密封圈。
所述的内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所述的壳体和密封组件由塑料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阀芯组件由于塑料材料和不锈钢材料制成,阀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这种三角阀的材质中不含有重金属,因而具有安全可靠、清净无污染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阀芯采用了不锈钢的管状结构,通过塑料的密封组件在阀芯与壳体之间起密封作用,相对现有的陶瓷阀芯具有结构简单流径大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三角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阀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3所示,一种新型环保三角阀,包括阀体1、阀芯组件2和旋转手柄3,所述的阀体1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的阀芯组件2包括壳体21、旋转件22、内芯23和密封组件24,所述的内芯23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管状结构,所述的壳体21和密封组件24由塑料材料制成,旋转件22的下部容置于壳体21内,内芯23套接于旋转件22的底部并容置于壳体21内,所述的密封组件24也容置于壳体21内部并设置在内芯23和壳体21之间,在内芯23、密封组件24和壳体32的侧壁相对应的位置上均设有出水口25,密封组件24上出水口25的孔径稍大,在密封组件24的出水口25处还设有“O”型密封圈26。
本实用新型的进水口位于阀体1的底部,使用时水从阀体1和阀芯组件2的底部进入到阀芯组件2的内芯23内部,并从内芯23、密封组件24和壳体32的侧壁上的出水口25流出,内部的流道的孔径较大,所以相对于现有的陶瓷阀芯本实用新型的流量较大;通过转动旋转手柄3,旋转手柄3通过阀芯组件2的旋转体22和内芯23转动,使得内芯23侧壁的出水口与密封组件24和壳体32的侧壁上的出水口25不对应,从而关闭三角阀内部的流道;阀芯组件2内部的密封由设置在内芯23和壳体21之间密封组件24实现,由于三角阀一般开闭的频率不高采用塑料材制的密封组件完全可以保证密封性能,不必担心磨损问题,并且结构非常简单,并可以降低三角阀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特点是采用不锈钢的阀体1和内芯23,不锈钢的阀体1和内芯23,这样可以保证三角阀与水接触表面的材质中不含有重金属,保证水质不受污染,具体安全可靠、清净无污染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解始建,未经解始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64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