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隐藏式打气筒的电动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6308.5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8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好 |
主分类号: | B62K19/42 | 分类号: | B62K19/4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藏 打气筒 电动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交通工具,特别是一种带隐藏式打气筒的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已被作为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而现有的自行车其本身并不自带打气筒,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轮胎漏气或者轮胎气不足时,就要推车去找打气筒给车胎打气,很不方便并且打气筒也不易随身携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携带方便的带隐藏式打气筒的电动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是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隐藏式打气筒的电动自行车,包括车身和安装在车身上的车座,其特点是:车座固定在车身的车身座管上,车身座管的下部设有与车身固定的收纳盒,所述的车身座管内安装有打气筒,打气筒的筒体与车身座管固定相连,在车身座管的内壁上部设有卡紧打气筒打气杆的内卡,打气筒的下端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的末端设有打气嘴,所述的出气管设在收纳盒中。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隐藏式打气筒的电动自行车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
1、所述的出气口设置为出气螺纹接口,在出气螺纹接口处安装有外牙螺纹直通,在出气管与出气口相接端设有与外牙螺纹直通配合连接的内螺纹。
2、所述收纳盒设有可侧翻的盖体。
3、在打气筒打气杆的上部设有打气手柄。
4、在车身座管的上部设有快速拆卸车座的拆卸装置。
5、所述出气管为弹簧伸缩出气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隐藏式打气筒的电动自行车将打气筒安装在车身座管内,使得打气筒便于携带,不易丢失;将出气管与打气筒分开,并且将其放置在车身的收纳盒内,使其使用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广泛的应用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人力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和摩托车等车辆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其权力的限制。
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带隐藏式打气筒的电动自行车,包括车身1和安装在车身1上的车座9,车座9固定在车身1的车身座管5上,车身座管5的下部设有与车身1固定的收纳盒2,所述的车身座管5内安装有打气筒6,打气筒6的筒体与车身座管5固定相连,在车身座管5的内壁上部设有卡紧打气筒打气杆的内卡8,打气筒6的下端设有出气口3,出气口3上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的末端设有打气嘴,所述的出气管设在收纳盒2中。
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带隐藏式打气筒的电动自行车中:所述的出气口3设置为出气螺纹接口,在出气螺纹接口处安装有外牙螺纹直通,在出气管与出气口3相接端设有与外牙螺纹直通配合连接的内螺纹。所述外牙螺纹直通作为优选可以被替换为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具有连接功能的直通,所以只需满足将打气筒与出气管相连即可。
实施例3,实施例1或2所述的带隐藏式打气筒的电动自行车中:所述收纳盒2设有可侧翻的盖体4。这样,可防止灰尘进入收纳盒2内,堵塞出气口,并且在需要打气的时候将盖体4打开,把打气管从收纳盒2中取出即可。
实施例4,实施例1-3所述的带隐藏式打气筒的电动自行车中:在打气筒打气杆的上部设有打气手柄10。在需要给车子打气时,先用手把打气手柄10、内卡8和打气筒的打气杆从车身座管5内拔出,推动打气手柄10使得打气筒的打气杆向下压缩空气,让空气经出气螺纹接口、外牙螺纹直通和出气管进入车胎,为车胎充气。
实施例5,实施例1-4所述的带隐藏式打气筒的电动自行车中:在车身座管5的上部设有快速拆卸车座的拆卸装置7。在为车胎打气前,先要通过拆卸装置7将车座9拆除,这样,才能推动打气手柄10为车胎打气。
实施例6,实施例1-5所述的带隐藏式打气筒的电动自行车中:所述出气管为弹簧伸缩出气管。将出气管设置为弹簧伸缩出气管,可以将其收起放置在收纳盒2内。在需要给车胎充气时,将出气管带有内螺纹的一端与外牙螺纹直通相连,将出气管带有打气嘴的一端与车胎气嘴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好,未经张家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63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秸秆纤维预处理阶段温湿度检测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试验室的湿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