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水滤床、涡流洗涤离心脱水复合式气体净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76148.4 | 申请日: | 2013-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1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 发明(设计)人: | 汤玫;汤元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玫 |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 地址: | 43001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水 涡流 洗涤 离心 脱水 复合 气体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散水滤床、涡流洗涤离心脱水复合式气体净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气体净化设备一般采用惯性分离、过滤、洗涤、冷凝、吸附、电化学、光化学沉积等手段对气体进行净化。由于气体净化设备功能单一,尤其是对油烟废气中的有机成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pm2.5微径颗粒物及二次有机溶胶,干法电化学、光化学难以达到净化效果,而且电化学、光化学还会产生pm2.5二次污染。因此湿法才是唯一净化途径,但是湿法一级净化很难单台完成气体净化任务,常常需要多台组合使用,而且对很多废气净化效果有限,故需开发一体化多级气体净化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散水滤床、涡流洗涤离心脱水功能的复合式气体净化器,可以使吸收液在净化全过程完成应吸收,达到理想的气体净化效果。
一种散水滤床、涡流洗涤离心脱水复合式气体净化器,包括带有进气口的吸气罩、设在吸气罩内的水箱及顶部开口、下部密封的涡流洗涤离心脱水筒,涡流洗涤离心脱水筒的顶部从吸气罩伸出,涡流洗涤离心脱水筒的顶部罩上与离心风柜联通的导风管,进气口的下方设有多个第一扇形散水喷头,第一扇形散水喷头通过管道和循环水泵与水箱联通,第一扇形散水喷头的下方设有气液均布孔板和金属丝球滤料滤床,吸气罩的左侧上壁与涡流洗涤离心脱水筒下侧壁联通。
进一步地,吸气罩的左侧上壁与涡流洗涤离心脱水筒下侧壁的脱水筒进口密封连接,脱水筒进口与涡流洗涤离心脱水筒下侧壁沿切线方向联通,在涡流洗涤离心脱水筒内设有靠近脱水筒进口的第二扇形散水喷头,第二扇形散水喷头通过管道和循环水泵与水箱联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水箱中预设位置的浮球阀,浮球阀与补水管联通。
进一步地,在水箱中还设有溢流排水管,溢流排水管的顶端位于第一扇形散水喷头高度靠下位置,溢流排水管的底端伸出吸气罩。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在水箱底部的排污管。
进一步地,涡流洗涤离心脱水筒的底部设有与水箱联通的水位调节管,水位调节管上设有涡流洗涤水位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集吸气、净化(多级)、排气为一体,气体在低速状态下完成空间大液量气液混合、大比表面积碰撞过滤、气液完全混合进入涡流洗涤、中水位涡流冼涤、离心脱水,吸收液贯穿多级净化全流程,吸收液吸收反应充分、气水分离完全,可以达到理想的气体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口,2-第一扇形散水喷头,3-气液均布孔板,4-金属丝球滤料滤床,5-气液强制混合区,6-涡流洗涤离心脱水筒,7-导风管,8-离心风柜,9-出风口,10-吸气罩,11-水箱,12-循环水泵,13-补水管,14-浮球阀,15-涡流洗涤水位调节阀,16-溢流排水管,17-排污管,18-脱水筒进口,19-第二扇形散水喷头,20-水位调节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散水滤床、涡流洗涤离心脱水复合式气体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复合式气体净化器包括吸气罩10、设在吸气罩10内的水箱11及顶部开口、下部密封的涡流洗涤离心脱水筒6,涡流洗涤离心脱水筒6的顶部从吸气罩1伸出,涡流洗涤离心脱水筒6的顶部罩上与离心风柜8联通的导风管7,离心风柜8上设有出风口9。
吸气罩10上开设有用于通入废气的进气口1,进气口1的下方设有多个第一扇形散水喷头2,第一扇形散水喷头2通过管道和循环水泵12与水箱11联通。第一扇形散水喷头2的下方设有气液均布孔板3和金属丝球滤料滤床4,气液均布孔板3为一密布开孔的板状结构,便于废气和吸收液混合后的气液均匀分布到金属丝球滤料滤床4上。金属丝球滤料滤床4的下部空间形成气液强制混合区5。
吸气罩10的左侧上壁与涡流洗涤离心脱水筒6下侧壁的脱水筒进口18密封连接,脱水筒进口18与涡流洗涤离心脱水筒6下侧壁沿切线方向联通。在涡流洗涤离心脱水筒6内设有靠近脱水筒进口18的第二扇形散水喷头19,第二扇形散水喷头19通过管道和循环水泵12与水箱11联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玫,未经汤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61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后排座椅骨架支撑结构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纯电动汽车高压安全监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