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涨套定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6123.4 | 申请日: | 2013-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9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宁红岩;顾勇;马俊伟;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8 | 分类号: | B23Q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涨套定位机构,其包括可轴向移动的推动部件以及可径向移动的滑动部件,滑动部件的径向移动由推动部件的轴向移动来驱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已有的涨套定位机构包括涨芯1(推动部件)、固定套3和四个滑动销2(滑动部件),涨芯1为柱状,其上分别有四条轴向的锥形底面的滑槽,涨芯1可移动地位于固定套3中,滑动销2就位于对应的滑槽中,并可通过固定套3上的槽孔径向伸出,推动涨芯1,涨芯1借助于其滑槽的锥形底面带动滑动销2径向移动,从而对工件起到定位作用。此种机构的受力面为四个滑动销,受力面积很小易损坏,这种结构对滑动销和涨芯的机加工精度要求很高且需多机床多工序加工,加工尺寸不易保证,机构运作时故障率高,而且由于结构复杂,安装和拆卸十分不便。这种机构比较笨拙,定位效果一般,维修费时,更换备用件的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涨套定位机构,其耐磨损,可靠性高。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涨套定位机构,包括可轴向移动的推动部件以及可径向移动的滑动部件,滑动部件的径向移动由推动部件的轴向移动来驱动,其特点是,推动部件具有截头圆锥体形的驱动轴,滑动部件具有多个芯块,该芯块的径向内侧面、外侧面分别为圆弧面,该多个芯块围绕驱动轴并沿驱动轴的中心轴线的周向对称分布,该芯块的径向内侧面整个与驱动轴的自小端开始的一段表面完全贴合,该芯块的径向外侧面为接触工件的工作表面。
所述的涨套定位机构,其中,该芯块的周向两侧面分别为平面,相邻芯块的周向侧面可贴合在一起,以形成空心圆柱体,所述空心圆柱体的空心的表面与所述驱动轴的一段表面相同。
所述的涨套定位机构,其中,所述驱动轴的锥面的锥角为互锁角,该互锁角使得该芯块与该驱动轴实现摩擦自锁。
所述的涨套定位机构,其中,所述驱动轴的小端连接一段圆柱体。
所述的涨套定位机构,其中,该多个芯块的外周侧套设卡簧,该卡簧能使被撑开的该多个芯块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推动部件具有截头圆锥体形的驱动轴,滑动部件的多个芯块围绕驱动轴并沿驱动轴的中心轴线的周向对称分布,该芯块的径向内侧面整个与驱动轴的自小端开始的一段表面完全贴合,该芯块的径向外侧面为接触工件的工作表面。当驱动轴被推动后,驱动轴的较大外径的圆锥面将撑开各芯块,直到芯块的外周面接触到工件内孔,使工件定位,由于芯块的外周面整个参与到工件的定位,相对于四个滑动销使工件定位的已有技术而言,其耐磨损性能以及可靠性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已有的涨套定位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涨套定位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推动部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动部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涨套定位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涨套定位设备包括机架4,设置在机架4上的滑轨13,可由滑轨13带动的推动部件11以及可径向移动的滑动部件10,一旦推动部件11轴向移动,其外周侧的滑动部件10的多个滑块将径向滑动,从而实现涨紧工件的目的。
如图3所示,推动部件11为柱体,其工作部分为截头的圆锥体形的驱动轴110,驱动轴110的小端连接一段圆柱体112,其根部为装夹部分,用于装夹到机架4上。
如图4所示,滑动部件10包括6块芯块100,各芯块100的形状实质上相同,其径向内侧面、径向外侧面102、101分别为圆弧面(从其横截面来看为圆弧形),而周向侧面103、104分别为平面,结合图2、图3,6个芯块100围绕在驱动轴110的周围,通过相邻芯块100的周向侧面103、104贴合邻接,其可合为一个空心圆柱体,该空心圆柱体的外周表面由6个芯块100的径向外侧面101拼接而成,内周表面由6个芯块100的径向内侧面102拼接而成,该空心圆柱体的内周表面与驱动轴110的从圆柱体112开始的一段外周表面相同,即由一段截头圆锥面和一段圆柱面构成。因此,一旦涨套定位机构装配好,6个芯块100的径向内侧面将整个贴合到驱动轴110的外侧面上。
在初始状态下,滑动部件10与推动部件11的配合如图5和图6所示,二者的圆柱面与圆柱面配合,圆锥面与圆锥面配合。然后推动部件11向左推动,则驱动轴110的与芯块100配合的圆锥面的外径逐渐变大,因此推动芯块100径向移动,6个芯块100同步径向移动,其外侧面所在圆柱面的外径将变大,因此可涨紧各种尺寸的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61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