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恒温半导体激光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75721.X | 申请日: | 2013-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5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 发明(设计)人: | 管桦;邵虎;钱源;边武;黄垚;刘培亮;黄贵龙;高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S5/024 | 分类号: | H01S5/02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李满 |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恒温 半导体 激光 系统 | ||
1.一种双层恒温半导体激光系统,包括激光器(1)、与激光器(1)输出端连接的激光输出模块(2)、设置在激光器(1)的黄铜底座(1.1)内的内层恒温模块(3)、与激光器(1)的电流控制端连接的电流控制模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1)的外壳(1.2)内部设有外层恒温模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恒温半导体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恒温模块包括电源稳压单元、温度探测器、运算放大器T1、同相跟随器T2、可调电阻R1、电阻R2~ R14、复合三极管Q1~Q4和电容C1,其中,所述电源稳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电源稳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T1的正电源端,运算放大器T1的负电源端接地,运算放大器T1的正电源端通过串联的可调电阻R1和电阻R2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T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可调电阻R1的阻值调整端,所述运算放大器T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5连接温度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电阻R3和电阻R5之间通过电阻R4接地,运算放大器T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连接运算放大器T1的反相输入端;
运算放大器T1的输出端还通过电阻R7连接同相跟随器T2的同相输入端,同相跟随器T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复合三极管Q4的发射极,同相跟随器T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8连接复合三极管Q4的基极,复合三极管Q4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4接地,复合三极管Q4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通过电阻R9连接,复合三极管Q4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通过电容C1连接;
所述复合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源,复合三极管Q1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电阻R10,所述复合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复合三极管Q2的集电极,复合三极管Q2的基极和复合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连接电阻R11,复合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复合三极管Q3的集电极,复合三极管Q3的基极与复合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连接电阻R12,复合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复合三极管Q4的集电极,复合三极管Q3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13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恒温半导体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三极管Q1~Q4分别设置在激光器(1)的外壳(1.2)底部的四个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57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